港澳重点大学详解之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校徽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UniversityofHong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学,采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中文
香港大学校徽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UniversityofHong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学,采用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EtVirtus。
2006年的现任校长徐立之
学校类型政府资助
建立时间1911年
所在地香港薄扶林
学生人数14,675人(2003年)
教授人数1,114人(2003年)
校园环境市区
校园面积50万平方米
历史
香港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先生曾习医于此。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也应该在香港立一所大
1912年的香港大学学,一来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而非其他列强的,好使英国便于华南拓展势力,和巩固在香港的管治。当时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另一方面,当时太古公司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故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也出钱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更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动工仪式,主张港大为中国而立。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5-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港大中文系于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1961年学生人数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便大幅增加大学学位和课程种类。这使港大学生人数倍增,至2001年有学生14,300名。课程也多达百多种。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数所实验室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校园
校园本部坐落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以东、般咸道以南、罗便臣道以西、龙虎山以北,占地约16公顷。医学院现时位于香港玛丽医院对面的沙宣道罗富国教育学院原址。牙医学院及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学部位于西营盘的菲腊牙科医院内。另有位于新界的嘉道理农业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鹤咀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
排名
香港大学是香港其中一所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根据《亚洲周刊》,香港大学在2000年于亚洲最佳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于亚洲周刊2000年亚洲最佳大学调查
东闸(般咸道)入口中香港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后位列第二。
香港大学于《英国泰晤士报》(TimesHigherEducation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07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八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