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保送生:高考学习其实是分阶段的马拉松(2)
第一次信心动摇时,棱潇的信心重建带着点“自嘲”,想着虽然这么多高手,但自己就算再差,好歹也是经过各场竞赛考验“存活”下来的仅有的5名省队队员之一;但在第二次更高规格的全国赛赛前集训时,听到队友们议论上
第一次信心动摇时,棱潇的信心重建带着点“自嘲”,想着虽然这么多高手,但自己就算再差,好歹也是经过各场竞赛考验“存活”下来的仅有的5名省队队员之一;但在第二次更高规格的全国赛赛前集训时,听到队友们议论上海有四大高手、北京有四大高手,都是多年集训、竞赛出身的时候,棱潇的信心又一次动摇了,泉州的数学在全国甚至全省都不能算是出色,而全国赛又不比其他赛事,自己虽然有实力,能比得过这些高手吗?
背着包袱上场的棱潇在全国赛的一开始发挥得并不出色,第一天水平只发挥出一部分;到了第二天棱潇调整自己的状态,继续抱着不问结果只求过程尽力的态度做题;遇到难题时,他就想像这是集训时队友出给自己的切磋题,那时他可是百解百中,这两招策略让棱潇平复下躁动的心情,重新回复轻松答题的状态,就连以往做不出来的数论题也解决了。这回,他依然自然而顺利地拿下了全国赛的一等奖;而在比赛前,他对自己的设想是能拿到全国赛二等奖就好了。
“差距肯定是有的,但关键是信心,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很重要。就像同样一道难题,我觉得难,别人未必就觉得容易。”这次成功的经历让棱潇明白,不管是竞赛还是高考,有竞争就有差距,但有差距不代表没机会;没必要把对手想得太高、太强,也不要轻易看低自己的水平。要相信别人或许实力很强,但自己也是有实力的,在别人眼中自己一样是让他头疼的对手;对自己丧失信心,那只会禁锢自己的发挥。
方法VS目标:分阶段努力实现
数学是一门既讲天赋也讲方法的科目。在棱潇看来,做一个数学“小天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90%靠方法与勤奋,天赋只占10%。
从小学到高中,棱潇一直坚持课前先预习的方法,在老师还没讲课前,他就先把课本的内容看过、理解透;连课后的习题也预先做过一遍。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老师讲课的过程对于棱潇而言就成为课后复习;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在课上也能有所侧重;课后的时间则可以用于学习新的内容。
“尤其到了初、高中,数学科目上课进度比较快,讲课的内容又多,如果不提前预习,把知识要点过一下,课上就很难跟上。课堂跟不上就得花课后时间补习,而数学要补的话,就难了。”棱潇的方法得到了他的数学科任老师李燕洋的认可。为了帮助棱潇开阔眼界,李燕洋老师搜罗很多材料供棱潇学习,耐心地为他解答问题,教授各种方法与技巧。
有了方法,还要给自己定目标。棱潇一直记得一个小故事:一个马拉松选手,把马位松的赛程分成很多小段路程,每段小路程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标志物作为记号,比如一棵树、一幢屋子。这样他每看到一个标志物就知道自己又完成一段赛程,离终点又近了一步。
在棱潇眼中,学习就和跑马拉松一样,只是这个过程漫长又容易疲惫,缺少了目标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对于中学生而言,高考是大目标,棱潇喜欢像那个马拉松选手那样,在迈向高考的过程中给自己定下不同的小目标,比如一次单元考、一次月考、期中期末考、省市质检,当目标一次次达成时,成功的喜悦就成为他迈向下一次目标的动力。
“在学习这条漫漫长道上,除了终点,还应该给自己设立各阶段的小终点,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就是一个小终点,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激励自己下一个阶段继续努力。如果在若干地方跌倒了,那也没关系,只是说明你的方法有问题,需要给自己补缺补漏了。”棱潇说,不论竞赛还是高考,他都是这么对待。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