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五类高考保送生条件“与公平无关”
内容摘要:我读了一下保送生的条件,只有第六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公安英烈子女涉及人道主义关怀,其余五类让我看都与公平无关。 一
内容摘要:我读了一下保送生的条件,只有第六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公安英烈子女涉及人道主义关怀,其余五类让我看都与公平无关。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这几天新闻净是与此相关的,连天气预报都提前一周作出,表明了社会的关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个个望子成龙,高考虽算不上龙门,但仍是人生的第一道大坎。
可有人无须过这道坎,保送生春风得意地等待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呢!近日报载,北京市高考保送生105人,分布在北京各个中学名校。我读了一下保送生的条件,只有第六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公安英烈子女涉及人道主义关怀,其余五类让我看都与公平无关。
先说第一类省级优秀学生和第五类获奖运动员。这两条已是奖励,已是荣誉,为何要再加上保送生这样一条与此不算相干的优惠呢?荣誉应该是单纯的,不应该有附加,否则荣誉有被玷污之嫌。
再看第二类奥赛获奖选手和第三类竞赛获奖选手。这两条就更匪夷所思了,高考应比这两类比赛容易吧,那为何不去参加呢?既然有把握就应该积极参加,体现最基本的公平。
第四类外国语中学学生。这些学生本来已具有优势,仍嫌不够,不去体现优势,而是利用优势再不劳而获地保送,那社会上谁知晓你的优势呢!
我相信这105名保送生都是优秀的学生,平时也刻苦努力,成就也非平凡,也是一朝一夕积累而来的。但保送却不能算是公平行为,会助长钻营意识,利用已获荣誉,再获得荣誉之外的好处。
顺便说一句,中国封建社会长久稳固,与其科考制度有直接关系,从隋至清的一千多年,没听说谁被保送过,即便皇帝恩科,无非也是加试一场而已。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