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辅导 > 文章正文

北京: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预测及复习建议(2)

时间:2010-02-03 16: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5、常见修辞方法及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标点符号的使用; 7、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 8、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9、常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 两相

  5、常见修辞方法及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6、标点符号的使用;

  7、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

  8、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9、常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

  两相对照,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①新课标版纲少了"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和"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两项。②新课标版纲将"常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归到古代诗文阅读中。③对字音、字形的要求加上了"常用"二字。④修辞方法中多了一种"反复"。⑤语言表达的要求多了"鲜明、生动"。⑥多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要求。总的看,对"记"的要求少了,对"用"的要求多了,而且还要求用得好。

  乙:"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比较:

  新课标版纲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对于参加2010年高考的北京地区学生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于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与按照原有课标要求的命题将会有什么不同。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旧课标版纲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1、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3、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方式包括断句、翻译等);

  4、文章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

  7、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8、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相比而言,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变化最小。变化①,加进了对"词类活用"的理解。②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不但要分析概括,还要求"评价"。③去掉了对古典诗词"意境"的鉴赏,加进了对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

  
       
对于参加2010年高考的北京地区学生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就在于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与按照原有课标要求的命题将会有什么不同。

  丙、"现代文阅读"方面的比较:

  这方面变化很大,最突出的变化是将论述类的文本定为必考,而实用类和文学类的文本定为选考,实际上分出了三种文本的主次地位。同时,把现代文阅读放在必考内容的第一项,强化了它的地位。第三,旧课标版纲对三种文本列出了统一的阅读要求,而新课标版纲对三种不同的文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突出了不同的文本的特点,要求更加具体。

  旧课标版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文本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5、文本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