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及万能模板(2)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 消极)(国内 国际)(经济 政治 文化) 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 制度 体制 政权 政策 阶级 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 科技 教育 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 客观)(经济 政治 军事 策略 )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 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 领导阶级 主力 手段 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 事迹 影响(进步 局限) 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 性质特点 影响(进步/反动 正义/非义) 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 为什么(你的理由) 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 领导 群众 武装 民主 法制 思想 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 生产关系 客观规律 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 改造 继承 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相关推荐:
2011年6月高考:高考生临考解压四妙招
2011年帮考网高考最后冲刺备考专题
2011年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高职招生章程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