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理综试卷(5)
32. (14分)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
32. (14分)
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 若 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表格中)。
(2) 实验步骤:
① 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3) 结果预测:
(4) 结论:
(5) 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浅,其原因是
33. (10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 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
②将 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 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区。
34. (10分)
(1)人类遗传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 ① 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 ② 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 ③ 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 ④ 、 ⑤ 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 ⑥ 之分,还有位于 ⑦ 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
⑧ 少和 ⑨ 少。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 ⑩ ,并进行合并分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1 D 2 B 3 B 4 C 5 D 6 A
7 D 8 D 9 D 10 C 11 B 12 A 13 B
二、选择题: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14 AD 15 B 16 BC 17 B 18 AD 19 BD 20 A 21 BD
Ⅱ卷共13题,共174分
22.(5分)
(3)短接 (4)红 黑
(5)中央 (6)OFF
23. (13分)
(1)0.61; 1.61; 0.60
(2)0.20; 3.0
(3)8.2
24.(15分)
(1)导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为 ①
②
导线框中的电流为 I= ③
式中R是导线框的电阻,根据电阻率公式有
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将 代入得
⑤
(2)导线框所受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⑥
它随时间的变化率为 ⑦
由⑤⑦式得 ⑧
25.(18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由于粒子在分界线处的速度与分界线垂直,圆心O应在分界线上。OP长度即为粒子运动的圆弧的半径R。由几何关系得
①
设粒子的质量和所带正电荷分别为m和q,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