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历史 > 辅导 > 文章正文

从2004年高考试题看历史学科的学习(5)

时间:2009-12-19 16: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备选项设计说明,序号中有一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而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选C。 ④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此外还要关注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备选项设计说明,序号中有一个说法是绝对错误的。而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选C。

 ④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此外还要关注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等信息,辨别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等。

 (2)材料解析题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类型的题目。

 ①内涵式题目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分析……”这样的说法,解题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就是此种题目。而答案“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全部取自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题目时,有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材料亦能够得分。

 ②外延式题目其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要联系教材所学过的知识。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2)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答案均来自于教材和所学知识。

 ③内涵外延结合式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与教材相结合。如全国Ⅰ卷第37题第(4)小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就是这种题目,答案从材料来看,对全球化有人肯定有人否定,说明其具有两重性,即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3)图片式题。分为因果解析型、提炼信息型和趋向揭示型及成文型四种类型。

 ①因果解析型,以2001年文综第41题(“列强对非洲殖民”题)为代表。

 解题首先应确定图片在课本中的位置;其次要把握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在教材中所处的空间和时间区间(尤其是要把握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阶段特征);第三是确定这一空间、时间区间所发展变化的主体性质并根据这一主体性质的变化,归纳其原因和结果,最后形成结论。

 上题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区间是17~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非洲,其事件的主体是西方殖民占据地区的变化,即由在沿海占据据点发展至几乎将整个非洲瓜分,其变化原因主要是两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探险活动;具体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以占领商品商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后,加紧瓜分世界;欧洲冒险家的探险为殖民者侵占非洲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非洲被瓜分完毕。”

 ②提炼信息型。如: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第37题材料二所出示的《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通过“驿使”图,可提炼出表面信息是民族间的政治往来,而深层信息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过“沙漠之舟”图,可提炼出表面信息是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通过“犁耕”和“龟兹妇女采桑”两幅图,可提炼出的表面信息是使用牛耕、从事桑蚕业,而深层信息是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或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解这类型试题必须立足于图片。可以先分析图片表层信息,然后分析其深层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在于利用图片,看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

 ③趋向揭示型,以2004年全国Ⅰ卷第37题第(1)小题为代表。根据三幅图片中反映西方人对世界了解的范围不断扩大,直接得出结论:“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解题时可以从图片所反映的相对孤立到不断加强联系,着重分析分析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关信息,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是起伏发展、曲折前进还是总体向前。而分析趋势成因则主要是根据文字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