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高考试题看历史学科的学习(4)
D. 《中俄声明》签订 【解析】此题的限制性明确,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是在1917年9月,《中俄声明》签订是在1912年。故选B。 例2 (
D. 《中俄声明》签订
【解析】此题的限制性明确,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是在1917年9月,《中俄声明》签订是在1912年。故选B。
例2 (全国Ⅱ卷第12题)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汉朝 D. 隋朝
【解析】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动是史禄修建的灵渠,是秦朝攻打越族时为运送军粮而修建的。故选B。
限制性选择题还有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情况是,备选项程度词往往具有绝对性,要么完全肯定或否定某一历史事实;要么以偏概全,大包大揽,不留有余地。关注这些程度词,是排除错误、找到正解的巧妙方法。
例3 (天津卷第20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接管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C. 合理调整工商业
D.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解析】本题关键限制词是不包括“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的“措施”,当时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大力发展生产的措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调整而不是接管,故选B。
例4 (全国Ⅰ卷第14题)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解析】当时中国落后的内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外因是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CD两项都不是错误的说法。在当时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故选A。
例5 (天津卷第19题)民国初年,我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
A.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 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本题B项是外因,应排除。在ACD中,D项是废除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因素,AC是在D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故最佳答案是D。
③组合型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就是根据题意,排除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一般会有意确定一个甚至两个错误序号。这样,利用这一方式确定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对解题至关重要。
例6 (全国Ⅰ卷第24题)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备选项设计告诉我们,序号中有两个是绝对错误的。而从实际来看,①③明显错误,故选C。
例7 (天津卷第21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