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赏识与批评
摘要:渴望被人赏识是人之天性,更是保证儿童时期健康成长的精神需求。正确的赞赏能使人们体验到成功的充实和快乐,这种体验进而转
摘要:渴望被人赏识是人之天性,更是保证儿童时期健康成长的精神需求。正确的赞赏能使人们体验到成功的充实和快乐,这种体验进而转化为其学习、行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家教中最忌讳的是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之天性,更是保证儿童时期健康成长的精神需求。正确的赞赏能使人们体验到成功的充实和快乐,这种体验进而转化为其学习、行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家教中最忌讳的是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一位名家说: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老师和父母应该学会及时捕捉和发现孩子们的优点,真诚地从本质上信任或看得起他们,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切实找到我能行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的孩子,他充满信心,勇力无穷。
发挥好赏识教育的作用,有几个前提很重要,一是要克服唯学习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二是必须爱孩子,没有真爱的赏识是无源之水,无薪之火;三是要真诚,做到不卑、不亢、不哄;四是要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有针对性地去赏识,更好地发挥赏识的激励作用。
正确的赏识教育不排斥批评,更不否定批评的重要作用。适度的批评可以培养孩子敢于担当、不怕负责的优秀品质,批评还有增强挫折承受能力之功效,可以使其心身更健康,人格更完善。积极批评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如果他觉得你的批评是好朋友的提醒,就会把这种批评视作生命的珍贵礼物,以感激的心态去接受。请看一位老师是怎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试想,这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肯定性批评,孩子能拒绝接受吗?
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才得以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好多规则和道理,老师、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难有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一些家长和老师由于态度、情绪和方法上的误区,往往使批评的过程变味,主要表现为:①把批评变成讽刺、挖苦、侮辱或贬低;②错误比较,以彼之优比此之劣,以彼之长比此之短;③缺乏耐心,以偏概全,以点滴否定全面;④忽略个体差异,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论优劣,对学习好的学生笑脸赏识;差的,板脸批评;中不溜的,则以平淡的脸色对之。
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把人给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家长们常犯的语言错误是:提醒过你多少次了,还这样,你完蛋了!考这么点分,将来捡垃圾都轮不到你!类似这样的批评,犹如戳向汽球的针,对孩子自信心的伤害可想而知。积极的批评给孩子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
无论赏识还是批评,只要以宽容、信任、尊重、理解等为前提。只要能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去客观地观察孩子,对孩子真有赏识之心,批评就会很柔和很适度,就能得到如愿以偿的效果。惩罚是批评中的应有之义,惩罚应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助于个体健康成长为前提。对孩子来说,表扬、鼓励、赏识犹如为小树苗浇水、施肥,适当的批评、惩罚就像为其整形、灭虫。在把握不同教育方法的关系中应该做到:赏识有度,批评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