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孩子备考日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随着高考时间的一天天临近,高考复习可以说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不断加深。这个时段的学生易产生焦虑、失眠等情绪,甚至家长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有位考生家长就这样说,她一个月前晚上就睡不
随着高考时间的一天天临近,高考复习可以说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不断加深。这个时段的学生易产生焦虑、失眠等情绪,甚至家长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有位考生家长就这样说,她一个月前晚上就睡不好觉了。
4月18日上午,本报举办了一场缓解考试焦虑小型公益讲座,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兰溪市职业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孙茂庭,就如何缓解考前焦虑作了讲解,并与部分家长作了交流、沟通。
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
主讲开始时,孙老师与家长们说起了女生小京(化名)备考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孙老师说,子女高考的日子,家长们肯定会紧张、焦虑,特别是当子女遇到挫折,或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时,更是难免焦虑烦躁。小京在备考时,发生的几件事曾让父母感到十分困惑。第一件事是:平时认为考上重点没问题的小京,三模时,满分150的数学只考了87分。第二件事是,小京一回家就看电视,作为做父母的,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第三件事是,有一次,小京同学突然打电话给小京爸爸,问他小京什么时候回到学校?这位同学说,小京已请假回家了,可小京压根儿就没回过家,这不是失踪了吗?那时,小京爸爸那个急啊,连忙骑车飞也似地到了学校。原来小京曾向班主任请假想回家,这位同学就以为小京回家了。其实,小京在班主任动员下,并没有回家。那时的心情,为人父母者都能体会得到。还有一次,小京甚至对父亲 说:爸爸,我不想读书了。
孙老师说,小京平时还算听话的,学习上也顺顺利利,可就是这样一个乖学生,备考时也让父母常常觉得揪心,可见,做父母是多么不容易啊!
父母要做坚实的大地
孙老师列举了备考期间学生与家长一些常见的问题:临考试了,儿女还爱看电视、上网,家长怎么办?有个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了,却匪夷所思地搬出了孩童时期的玩具,这是怎么回事?有个考生的母亲说,一个月前晚上就睡不好了?而有个考生反映,父母不与他说话,他感到苦恼;父母与他说话,他又会嫌父母烦人,不知如何是好?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父母常会关掉电视不看了,走路也轻手轻脚的,但孩子反而感受到压力更大的压力,到底怎么啦?看书时翻翻这套资料,那本书,总静不下心看。考试时,有的学生会紧张得放不下笔。有的考试时,老是要上厕所。有的要考试了,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到医院检查后,又查不出问题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是考试焦虑引起的。
孙老师说,考试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他曾作过一次心理辅导,让学生们把自己的问题一个个写出来,再让孙老师去猜。孙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考不好怎么办?为什么会静不下心来学习?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举手。这说明很多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这些问题的发生是有一定的环境的,例如临考时,看其他同学都在用功,心里就去攀比,当然,越比心里越不安,总是干着急。这样,就产生了焦虑情绪。这时,子女最希望家长能理解他们,能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孙老师说,如果想让子女成为山峰,家长就要做坚实的大地,要给子女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
越临近考试,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氛围。
孙老师说,父母对孩子的愿望都是出于爱,但因为爱而让孩子受到伤害的事例却不少。
作为家长,一定好把握好爱,要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存在差异,同样的做法,也会引起截然不同的效果。如家长原本期望子女考上重点,但为了减轻孩子压力,就对孩子说:考不上重点也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行了。有的孩子可能会明白父母的用心。但有的孩子也可能会想:是不是父母对我失望了,对我放弃了?这关键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不是有良好的沟通以及关系。在关系良好的基础上,有了良好的沟通,父母的爱,就会传递给孩子力量,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有的爱就会对孩子产生伤害。父母对子女,往往是倾听比说更重要,也更有效。(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