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长指导 > 文章正文

唠叨少一点进补别过分 高考生家长该多做减法

时间:2010-12-23 15:2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下周一,2010年上海秋季高考将拉开帷幕,现在正是6万多考生“冲刺”的关键时刻。“我最受不了的不是复习量大,而是父母亲没完没了唠叨。”一位考生道出了心中的焦虑。  行家认为,影响考生成绩的不外乎两大因

  下周一,2010年上海秋季高考将拉开帷幕,现在正是6万多考生“冲刺”的关键时刻。“我最受不了的不是复习量大,而是父母亲没完没了唠叨。”一位考生道出了心中的焦虑。

  行家认为,影响考生成绩的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考生自身的学习实力,二是外界因素,主要是家长的态度。考生普遍希望家长做“减法”。

  一减过分关怀“从这周开始妈妈就请假了,对我的生活起居格外关照,甚至看到我坐在窗前也会过来测试一下风力。我就怕考不好对不起他们。”一名在家复习迎考的女生叙述的情景很有代表性。据了解,现在考生家长请假陪伴孩子较为普遍。

  专家观点:对临考的学生,家长不要用超出“规格”的关怀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过高期望值,过分的关怀和照料,反而会使他们增加负担。

  二减过分营养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一些家长不惜代价寻觅有补脑、增强记忆力功能的滋补品。心急的家长,还要孩子临考前几天加大营养品的服用量。有个男生说,父母还准备让他在考试当天早上服镇静药物。

  专家观点:临考应当注意营养,但不应“恶补”。对那些所谓有助于增进记忆和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特别要慎重。

  三减过高期望“这次高考,是你人生中关键的一件事。”一对父母专门找儿子作了一次长谈,“这次考好了,你就顺了,如果考得不好,就……”“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能不能上一流大学了,人生一搏就在此时”……在临考前,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出现一个“波峰段”。

  专家观点:临考前的絮叨最没有实际意义,此时孩子的心思并不在这里。唠叨得越多,有效成分越少。本报记者苏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