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长指导 > 文章正文

高考家长最需要注意的五件事

时间:2010-07-31 10: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爱不是约束,更不是放任。我们都是从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于孩子的叛逆应该给予适当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爱不是约束,更不是放任。我们都是从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于孩子的叛逆应该给予适当的谅解。家有高考考生的朋友们应该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掌握好约束与放任之间的尺度呢?这一直是困扰家长们的大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国际本科双学位交流生项目一直认为高考是学生经历的一部分,无论将来是否出国,家长都要辅助学生把握好这个阶段。

  第一,不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适当的要求会成为学习的动力,过高的目标则反而成为学习的压力。考前心态的调整,就要求考生设置合理的期望,减轻心理压力。如何设置合理期望呢?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逐渐提高要求,将期望界定在经过一小段努力后能达到的范围内。临近高考,学生没有压力和不紧张的。但压力太大和太小都不好,学生容易陷进自己的“心理陷阱”,不利于考试。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有时候很小的而一个举动都能在孩子身上产生心理的波动。

  第二,培养考生的自信心。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面子”挂钩,不要强迫孩子汇报考试情况,以免造成其逆反心理;当孩子感觉没考好时,家长可降低要求,预设几种考试结果,做好相应预备,不能让孩子觉得无路可走。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要告诉孩子凡是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第三,考生放松注意节制。考前的一味苦读会使大脑产生自我抑制,容易导致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对考试非常不利。所以,这段时间学生不要再沿用以往的高强度、长时间学习的作息时间表。适量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这些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意节制,不要打电玩,或是网络游戏,玩物尚志。家长要适度的关心,也要对误入歧途的孩子进行有效制止。以免学生因为沉迷其中而耽误前途。

  第四,创造轻松睡眠环境。考生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为考试储备充足的体力和精力。如果孩子生活很有规律,就尽量不要刻意打破原有的生物钟。对长期开夜车的学生来说,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最好能将作息时间与高考时间调到一起,按照个人生活规律争取把自己的生理兴奋点调到高考相应的时间段。如果孩子出现失眠的现象,家长和学生也不要过于着急,几乎所有学生考前都经历过失眠,毕竟是人生大事,睡不着觉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家长最需要做的为孩子准备一杯牛奶,然后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比较安静的氛围。让一切尽量适合睡眠。

  第五,考试过后不催问。最难过的时间就是高考差分前的日子。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一些考生自我感觉发挥不佳,惧怕父母责问。也会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在这里劝一下家长们,考试结束就不要再去纠结考试的问题,可以多找时间陪孩子,比如出去锻炼,旅游,或是开阔眼界都是不错的选择。让孩子从考试的阴影走出来。考试结束,成绩不再可争议了。要同时教会孩子坦然的对待成绩。家长也应从内心出发,客观的看待考试结果,对孩子多加以关心和帮助才是每一位家长最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