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长指导 > 文章正文

王晓燕:塑造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

时间:2009-12-19 11: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马加爵事件,举国震惊。它以极端的方式再一次拉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警报。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层出不穷

  马加爵事件,举国震惊。它以极端的方式再一次拉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道德建设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警报。而事实上,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青少年伤害事件及心理出轨现象一直在向人们敲着一声声的警钟:

  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清华大学刘海洋把硫酸泼向了动物园的黑熊;浙江教育学院周英民用裁纸刀杀害同学洪某并将同学石沉西湖;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还有重庆一女大学生在接到硕博连读通知书前四天突然失常;沈阳一高考状元因未能填写清华大学志愿而变疯-------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青少年是其中的高危人群,而且心理问题越来越低龄化,焦虑、抑郁情绪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还有青少年迷恋网络和屡见不鲜的逃学出走现象等等。

  何以造成这种现象,是贫富差异的刺激?是环境媒体的影响?是应试教育的重负?是家庭教育的高压?是社会缺乏关爱?是学校缺乏引导?这些都是理由,但不是决定孩子成长之树发病的根源,就像周身之痒,总挠不到真正的痒处,就像遍体之痛,怎么治,都消不了真正的痛点。

  教育之痒,痒在哪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被一本书名为《打造孩子一生幸福的幼儿教育》的专著深深地吸引,书中令人深省的观点促使记者几番周折找到了该书的作者---浙江知名的儿童教育问题专家、王晓燕儿童教育工作室主任王晓燕,在深入的访谈中探寻青春生命失水根源和改变途径。以下是记者和王老师之间的专访记录:

  命运从人生第一个行为开始播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老师,你是研究儿童教育的,你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这么多青少年犯罪伤害和心理出轨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晓燕(以下简称王):现在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之多,马加爵等人的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何以造成这种现象,应试教育、父母高压、贫富差异虽然都是其中的原因,但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空气、风雨和养分,不是根源。虽然从教育改革、家长咨询、心理辅导、扶贫救助等途径入手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现时成长环境,可以避免许多现时悲剧的发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整个社会不断出现落水者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不在现在,不在孩子自身,而在于他小时候的生活体验积累,在于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背景,在于一直伴随他成长的父母和老师。惟有不断关注孩子周围的人,关注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成人,我们才能够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心理与物质环境。

  有一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马加爵一案,从报载的情况来看,在这件事发生以前,马加爵并没有在同学中表现出凶残、暴戾的一面,为什么他竟然会为打牌的小事而对朝夕相处的同学连下毒手,在杀人后他居然与死者同居一室而镇定自若毫不畏惧呢?许多人对他的犯罪成因作出了种种分析,有的认为是家境贫穷造成的自卑,有的认为是应试教育种下的恶果,有的认为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应该说这些都是造成马加爵及其他一些青少年犯罪或出轨的充分条件,但都不是必要的条件,唯一必要的条件便是性格,是性格造就了这些孩子成为屠夫或病夫的命运。

  记:你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这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性格中的心理毒素,使得像马加爵事件这样的悲剧成为必然?

  王:是的。青春期是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心理冲动特别激烈的时期,以马加爵、徐力、刘海洋等人的这些性格分析来看,如果这些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顺利地化解这些心理毒素、帮助他们跨越这一心灵的危险地带,那么任何一根导火线都会把他们推向理性的深渊,只是因导火线的不同,当事者性格类型的不同,事件爆发的时间、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会采取在别人或别的东西上施暴的方式泄恨,有的会用自我伤害的方式以求解脱,如果既不去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便会走向自我爆发、精神失常。(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