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 孩子要“三心”家长别“二意”
时间:2010-02-02 14: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二意”说给家长 不要在意孩子的学习 把学习权交给孩子。高三了,孩子学习的事家长自不必管了,要相信学校、老师的安排,各高中校的老
“二意”说给家长 不要在意孩子的学习 把学习权交给孩子。高三了,孩子学习的事家长自不必管了,要相信学校、老师的安排,各高中校的老师都有一套升学的方略,只要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去了,超水平地照着做了就行。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不要扮演为了孩子高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备战服务角色。不要制造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少谈高考,少谈学习,反而有利于孩子高考。生活习惯无需做大的改变。家长之间此时要和谐,减少矛盾,共同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抽时间陪孩子锻炼身体,与孩子一起听听音乐,让孩子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这就是对孩子的心理支持。 此时要比平时多给予孩子一些赞美和肯定、鼓励和笑脸。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高三这一年,孩子如果有八个缺点和两个优点,你就只说两个优点,这叫优点放大法;同时,家长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这叫紧张焦虑缩小法。 保持平常心态。首先要保持接受现实的心态。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变怒其不争为激励和鼓励,变责怪埋怨为疏导和放松调节。其次,要保持尊重孩子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努力和意愿,尊重孩子的复习方式,尊重孩子的应对策略。以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来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高考,迎接辉煌。 不要刻意为孩子“进补” 不要过分青睐保健品。过分给孩子“补脑”,想方设法给孩子买各种补品,指望通过吃什么药、用什么保健品或服营养素来提高智力,是一个误区。 不要贪多求快补营养。有的家长大鱼大肉高蛋白食物不嫌其多,为孩子进补唯求其速。这样不仅毫无益处,而且会带来危害。吃得过饱,食物在胃肠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反而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 膳食科学。膳食科学有原则挑选、适宜和卫生。 选择有利于发挥大脑功能的食物,如供给大脑能量的葡萄糖,最好的来源是主食,如玉米、小麦、米。每顿饭保证一定量的主食很重要。有助于加强记忆的维生素B和蛋白质富含在绿色蔬菜、橙色水果和牛奶以及瘦肉、鸡蛋、豆腐中;有助于稳定情绪的钙元素,富含在白色蔬菜和香蕉等水果中;促进视力功能的有胡萝卜和鱼等。 适宜是指按时按量规律进食;避免油炸和可能过敏食品,慎喝饮料如咖啡等。 注意饮食卫生,买要卫生,吃也要卫生。不能买无证的街边小贩食品,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 营养均衡。营养均衡有讲究:什么是营养的?广告词说得好“新鲜的就是营养的”。何为均衡呢?混合搭配,讲究食物多样性。花样多变些,菜的色、香、味俱全,菜肴清淡些,少些油腻,不要太甜、太咸或刺激性太大,适当加点酸和辣。(王敏)(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