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上海高考:语文引导学生重视课内学习

时间:2011-06-10 16:1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李支舜 (华东师大一附中)  今年高考(微博)语文阅读试题保持了以往“重视能力,稳中求变”的特点,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也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选材紧扣时代生活主题,让考生有所想有所思。现代文阅读

  李支舜 (华东师大一附中)

  今年高考(微博)语文阅读试题保持了以往“重视能力,稳中求变”的特点,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也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选材紧扣时代生活主题,让考生有所想有所思。现代文阅读部分,《家园城市》让学生读来有一种亲切感,引导考生思考怎样让城市变成绿色家园、文化家园和精神家园;《又见鹭鸶》是陈忠实的散文,语言清新,叙事自然,作者一次不经意的溜达,偶见了两只鹭鸶,引发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文言文部分,《稼说送张琥》是苏轼的一篇名文,文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名句耳熟能详,在许多家长望子女赶早成龙成凤的当下,苏轼送来了一剂“清醒药”:早出名未必好。

  长期以来,不少考生认为语文试题选材都是课外材料,课堂学习与考试不“搭界”,造成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的错觉。今年上海卷在这方面作了有意识的引导,有两道题与课内有明显联系:一题是阅读《又见鹭鸶》部分,问结尾部分引用《诗经》中《蒹葭》的句子有何作用;另一题是苏轼一文中要求比较《种树郭橐驼传》与《稼说送张琥》写法的相同点。《诗经·蒹葭》和《种树郭橐驼传》都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内容。

  古诗词鉴赏选材的变化,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今年一改多年来考唐诗宋词元曲的做法,选取了唐代以前的作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对今后语文教学是一个提醒。鉴赏材料选自《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是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五言诗。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以此来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