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名师辅导:高考数学解析题如何化难为易

时间:2011-01-28 10:0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63中学 任擘  为了体现一般性,笔者在此再提供一种解法。  解法二:因为题目涉及弦中点,故联想到可利用“点差法”对条件进行转化。  解:设A(x1,y1),B(x2,y2),线段AB中点为M(xM,yM)  将A(x1,y1)

  63中学 任擘

  为了体现一般性,笔者在此再提供一种解法。

  解法二:因为题目涉及弦中点,故联想到可利用“点差法”对条件进行转化。

  解:设A(x1,y1),B(x2,y2),线段AB中点为M(xM,yM)

  将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 ■=1,两式相减并整理,得到结论:kOM·kAB=-■(前提:kOM和kAB均存在)(此结论平时训练得已经比较充分,故在此不再给出证明。另外,此处也需要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方法类似解法一,在此不赘述。)

  又kMQ·kAB=-1(前提:kMQ和kAB均存在),将两式相除(因为-■和-1均不为零,故kOM、kMQ和kAB均不为零,可以作除法),得■=■=■,∴■=■,∴■=■

  ∴yM=-■y0

  又∵M为线段AB中点

  ∴yM=■=■∴y2=-■y0,下同解法一。

  [解法二小结]

  1.本解法以大家熟知的“点差法”为切入点,比较有亲和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将A(-2,0)代入,否则“点差法”的形式将受到破坏,无法继续推进,故设A(x1,y1),这便是本解法从一开始就进行纯字母推导的原因。

  笔者认为,解析几何问题在代数上,十分注重“形式”,形式上的“优美”常常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而这种形式一旦被破坏,大好的解题环境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从平时就应加强对“纯字母解题”的训练,以求从看似凌乱的“字母海”中发现解题的切入点。

  2.对于结论kOM·kAB=-■(前提:kOM和kAB均存在),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但对■=■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大家完全可以将两个式子一起作为结论来记:

  (1)kOM·kAB=-■=e2-1(前提:kOM和kAB均存在)(2)■=■=1-e2(前提:kOM、kMQ和kAB均存在)

  即(1)离心率一定时,kOM·kAB为定值。(2)离心率一定时,■为定值。

  解法一和解法二均是在“中垂”二字上做文章,这是因为“垂直平分线”即“中垂线”。因此只需牢牢把握“中”和“垂”,“垂直平分线”便尽在掌握之中。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