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时代大学生也来写一回“绿色生活”(4)
人们都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都羡慕他们的繁荣发达,可是,很少有人去真正研究学习人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虽然也有些仁人志士引进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可是,这些新的东西一走进中华大地
人们都说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都羡慕他们的繁荣发达,可是,很少有人去真正研究学习人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虽然也有些仁人志士引进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可是,这些新的东西一走进中华大地就好像水土不服,很快具有了“中国特色”。前些年轰轰烈烈地搞了一阵子的“素质教育”,最后不了了之;近年来,又在推行新课程标准。真希望新课程标准千万不要换汤不换药,真希望它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孩子以“绿色的学生生活”,还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绿色空间,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太苦了!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学习时间太长眼镜度数在“与日俱增”?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心理障碍而抑郁自闭?君不见有的学生因压力太大而早早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当然,还学生绿色的学习生活绝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它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事,整个国家的事。我们的国人应该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通过努力将来都可以获诺贝尔奖的,社会也不仅仅只需要获诺贝尔奖的人。人才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子去要求和培养我们千变万化的孩子。
总之,作为一个半百之人,我真的迫切地期盼我们学生的生活能早日少一点“灰色”,多一点“绿色”,我真的迫切地期盼我们的教育也像GDP那样飞速发展起来,我真的迫切期望我们的孩子里面将来既有青青小草般的雷锋式普通战士,也有参天大树般的爱因斯坦式的大方之家。伟大的民族应该诞生伟大的人物的。
得分:67分
评语:把“绿色生活”加上了“学生”的限定,成为“生态式”教育的思考,是使这个有些空泛的题目具体化的好办法。落实到学生生活上,作者就借着“绿色”这个话题展开了。说得都正确,但是似未切中问题症结。
绿色生活
王新民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1982年参加高考,考入南通师范学院)
说不清有哪一种情怀牵掣,也道不明有哪一份感悟启引,只要提及“绿”,我便兴奋不已。绿色的叶,绿色的茶,绿色的原野……是的,绿色的世界里盛放着诗意的花朵。
常常,我会为绿痴迷:在爬上青藤的窗下入眠,睡梦来得沉实,甜美;在充盈翠绿的宴席,口胃变得芬芳,清亮……不止于此,这个年段的我,总是觉得,人的心灵更是不能缺少绿意。
亲爱的同学,在高三这样一个特别的季节,你们的心情还好吗?焦虑,烦躁,低沉,偏执……每当你们的这些表情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内心的阳光自然也会失去亮度、暖度。
我还要期冀即将步入高三的同学,能够更好地关心自己,让心灵永远栖息于绿色之中。
对于高三,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目标。目标是一盏明灯,它能够照淡心海的迷茫,照亮人生的希望。但是,膨胀的目标又如烈日当空,让行者唇焦口燥,行旅艰难。其实,选择清华、北大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以及专业相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如山的压力,如海的作业,你并不坚实的双肩也许难堪其负,焦虑,烦躁接踵而至。这时的你可以考虑:自我减负,寻觅捷径。甚至,你还可突发奇想: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还有,你是否过于在乎考试的结果?其实,想想“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到达并不那么重要,终点并不那么美好”。要紧的是,我们能够“安于途中”,因为,“钓胜于鱼”。
高三学年,师长对我们的期冀一定胜于以往。他们的唠叨,甚或责备,可能成为我们的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视作饥渴之际的苹果,寒冷之时的棉衣,那么,生活就会开放诗意的花朵,与师长的隔阂、矛盾止息于斯,学习便又其乐融融。哲人有言,雨后的青山是泪水洗过的良心。高考冲刺,其间的竞争难以名状,那份紧张甚至残酷可以想见。但是,这种现实不能成为斫损同学友谊的凭证,我们应该赠予对手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如果我们是盲人,更要学会点亮灯盏,不是为了别人,恰是为了自己。融和的人际关系,远离了物质,遁逝了红尘,它吁求我们固守安静的内心:根系静默,枝柯才不会招摇;自身的简单才能获致丰富。(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