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高考数学临场答题有技巧 时间分配因人而异(图)(3)

时间:2010-12-16 17:1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主持人: 对,您刚才也提到了回归课本,课本那么多本,大家怎么样去很好的去复习呢? 尹濬淼: 就是说我做这个题,这个题有问题了,如果这个题很清楚,我能够自己讲的很清楚,说明我课本理解的比较清楚,这地方可以

  主持人:对,您刚才也提到了回归课本,课本那么多本,大家怎么样去很好的去复习呢?

  尹濬淼:就是说我做这个题,这个题有问题了,如果这个题很清楚,我能够自己讲的很清楚,说明我课本理解的比较清楚,这地方可以不看。如果这个地方我就是不清楚,是这样还是那样,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释,我说不清,这个时候我再看课本的相关段落。那个看不了多少,这时候看是有针对性的,就比较好。

  主持人:对于数学来说,代数、立体几何、平面几何这三大部分,大家都寄希望于我这几天力求复习某方面,然后分数蹭蹭的涨,您觉得是怎么去复习?

  尹濬淼:我主张均衡复习,现在的高考题80%都是中档题,剩下20%的难题,所谓难题实际真正难的部分也到不了20%,因此大部分都是基础题,只要基础知识很准确、很清楚,有一定的训练,学生都可以答上来。所以我们这段时间,好好的把我们的基础知识落实,真正通过高考,通过考试之前的复习,我想咱们做到这条,把模拟考试作为线索来回归课本,把课本都弄清楚,最后目标就是中学数学学了什么自己能给自己讲一讲,清清楚楚几条线,如果进考场的时候脑子里清清楚楚几条线,你的高考成绩肯定是好的,现在问题是很多学生进考场的时候不是脑子里清清楚楚几条线,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就答不好了。

  主持人:尹老师,现在数学就这三大块,有很多同学有两种情况,有一种是,比如说这两部分很好,有一部分非常差,还有一种情况是,一部分非常好,那两部分很平均。

  尹濬淼:这样的同学是比较特别的,因为数学本身有内在的联系,不可能说这个人这一部分奇好、那一部分奇差,这个不太可能。这跟偏科不一样,有的人文科奇好、理科奇差,这样的学生是有的,但是在数学里说这部分奇好、那部分奇差,这种学生太少见了。所以我们还是扎扎实实复习基础,把基础学好,弄扎实,模拟考试的题已经涵盖了中学数学所有的知识点。

  主持人:其实足够用。

  尹濬淼:足够用。所以你就以模拟考试为线索,如果模拟考试中所有的错误都明白自己为什么错,都能改正成正确的,就没有问题了。

  主持人:还有,我觉得在我们整个考试当中,大家进入考场的时候,特别想知道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选择题多长时间,填空题多长时间,大题多长时间,这种人为的控制有必要吗?

  尹濬淼:不要太人为,要因人而宜。比如我是学习比较好的同学,由于我比较熟练,很自然的,选择、填空20多分钟就能做完,而且不用特别快。如果我是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我选择、填空没必要做那么快,因为最后的难题完全放弃不做,选择、填空一个小时也不算长,没关系,选择、填空70分,用一个小时得了60分,再拿一个小时拿30多分,接近 100分了,我要不考虑录取线特别高的学校,就够了,所以这个因人而宜。

  我的想法,不要追求速度,要以稳求快。就是好好审题,由于我的知识比较熟,我稳稳当当的做,每一道题,由于我审题审得比较准,不发生审题性错误,由于我的基础知识复习的比较清楚,这样我做题的方法一般说基本正确,这样不会发生因为做错了然后整个又重做的事,实际是省时间。所以我说要以稳求快,不要追求速度。

  这几天大家也不要企图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速度,数学解题速度这十几天是不可能有很大提高的,很自然的,顺其自然,我是这么主张的。

  做大题、选择题要注意。

  选择,有选择技巧,不但要看题干,还要看选择枝,要结合着选择枝来做。还有个别的选择题是难题,暂时给它放弃,临交卷的时候想一想哪个可能性大,打一个,一般正确的概率在50%以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