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时间:2009-12-19 10: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在高考语文备考中,首先要反对时尚的功利语文。  充斥语文专业报刊的诗词鉴赏十八式、现代文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在高考语文备考中,首先要反对时尚的功利语文。

  充斥语文专业报刊的诗词鉴赏十八式、现代文阅读十大方略、古文断句十二要点便是功利语文的浮光掠影。至于功利语文产生与形成的渊源土壤,业内人士心中自有一本帐。这里不算这笔帐,这笔帐自有了断那一天!这里只谈谈功利语文引发的对语文备考的思考。 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语文教学,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唯一的实事求是的选择就是,将语文备考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与效果,使语文备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成为提升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是正视高考有别于功利语文的重要分野。 *

  正因为此,高考语文备考应当高度重视:

  一、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统一;

  二、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统一;

  三、知识积淀与基本能力的统一。

  一、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统一

  作为母语,语文是我们思维的载体,又是我们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语文备考的根本任务是锤炼思维能力和提升语言能力。无论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包含着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包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都包含着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丰富。

  是否锤炼思维,是否提升语言,于是也便成为评价语文备考的最重要的标准。这一标准与语文的学科性质以及考试要求是一致的:语文的工具性主要落实在语言能力上,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上。试卷中的一道道题目,其承载工具性或人文性任务的侧重不尽相同,这一点有必要明确;但是二者的结合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更需要明确。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77730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