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压缩语段常见题型
语言运用是高考必考题,考查的范围很广,命题的角度也很灵活多变,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修辞的运用,图文转换等等。题型和考点不同,其命题要求和解题方法也应有所不
语言运用是高考必考题,考查的范围很广,命题的角度也很灵活多变,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修辞的运用,图文转换等等。题型和考点不同,其命题要求和解题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只有在备考中积极思考,明确思路,分类归纳,加强训练,努力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成绩。
压缩语段,高考大纲将之表述为“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它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压缩语段”的题型自1999年首次出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年都有考查,并已初步形成考查的题型模式。下面我们就来举例说明“语段压缩”题的常见题型和应答策略。
信息概括类
例1:(2010年江西卷)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答案: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解析:信息概括的方法有:1.分层提炼法,先将全文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即一个信息要点;2.自问自答法,对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3.抓重点法,即找出最核心的几个信息点,一般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干什么或怎么样,有的还加上修饰语。4.下定义法,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词语连接起来。这里适合运用第二种方法。
提取关键词类
例2:(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参考答案:(1)吸碳;(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解析: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阅读几个关键词,即可大致了解一段文字的基本内容。这类题型的解题步骤:1.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2.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本题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3.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新闻压缩类
例3:(2009年山东卷)阅读并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