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又到一年高考时 专家称最后一天要适度学习

时间:2010-12-30 15:4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中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今天是6月6号,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还有整整一天的时间。明天的这个时候,全国957万名考生,将踏上通往考场的路程,迎接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行百里者半九

中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今天是6月6号,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还有整整一天的时间。明天的这个时候,全国957万名考生,将踏上通往考场的路程,迎接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临近考试,家长和学生的心情也就越复杂,考前的最后一天到底该怎么过?是该彻底放松,还是该最后突击?昨晚(5日)《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采访了几位曾经在高考中发挥出色的"过来人",来听一听他们都有哪些迎战秘笈和大家分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的张越一在2006年的高考中,总分考了686分,其中数学148分。在谈到最后备战时,张越一对于“错题本”发挥的作用印象深刻:

  张越一:高考前一天我觉得我首先是放松心情,然后建立起一个自信,我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考好。同时我对高考也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准备,比如说我首先要看一下作文,拿出我以前写的比较好的作文看一看,得分较高的作文看一看,为什么我得了高分,更加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儿,高考的时候拿出我自己最好作文的那一面。其次对于理工科我会有一个错题本,高考前一天主要是翻一翻我的错题本,看一看我经常犯的一些错误,争取高考的时候不要犯这种错误。

  数学单科148分,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张越一向我们透露了其中的秘诀:

  张越一:数学是一个主要考察逻辑性思维的学科,面对数学考试的时候首先一定要用心,每一个题型要点在哪里,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各个特点是怎么样?要对三个不同的大题进行合理的分配时间,不要因为只做选择题就忽略了后面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时间,这样是得不偿失的。第三就是我觉得,要熟记一些经常会在考试中所用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数学归纳法,解析几何的一些常用的方法,高考虽然说不会出一些成题、旧题,其实里面所用的方法不会超过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融会贯通的话,高考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考前最好能把常用的方法看一看,做到了然于胸,这样的话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特别紧张,也应该相信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曾经获得甘肃高考文科状元的小张,看待最后一天的复习,心得特别简单,那就是:平常心!

  小张:一切都很平常,当一场考试就这那样过来了,比如说吃饭,因为我那时候肠胃不好,吃的比较清淡,没有拉肚子,是比较好的。休息我那时候养成了作息习惯,基本上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一以贯之,一年都是那样。那段时间看电视也看,出去玩也玩,就那样考了,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我觉得看待一次考试就是平常心对待,考差了还有来年嘛,看新闻说,今年高考人数又比往常骤降了,就这么点人了,压力也没那么大了,觉得就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不会改变你人生太多的东西,也不会对你人生有太大的决定性的影响,就平常心对待。

  究竟什么是平常心?考生们又如何做到平常心?常年从事高考考生心理咨询的北京四中资深心理辅导教师孙晓峰,昨晚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孙晓峰:今天是咱们高考前的最后一天了,可能有的同学还是想要去做一定量的习题,我的建议就是说可以做一些适度的学习,但不要太累也不要太疲劳。有个同学跟我说,他有一天一个学科一下子做了十几道题,我很好奇,我问他,你怎么做了这么多?他说当他发现有问题时候,他就特别想做一个全对的,又有问题又想做一个全对的,我非常欣赏他渴望全胜的斗志,但我不建议这位同学今天还这么做,这是蛮辛苦的,我是觉得我们可以学习,但是不要让自己太累了。

  争分夺秒,题海战术,是许多考生一以贯之的备考理念。孙老师提醒考生最后时刻应牢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适度学习。

  孙晓峰:当然我就说这个平常心不太好说,到底怎么叫做平常心?因为对有的孩子来说非常平静,对有的孩子来说有一点点兴奋,对有的孩子就看到他好像是跃跃欲试的应战的状态。我想每个人按照他们日常的或者既往的经验就非常好,相信你平时实实在在努力了,付出了就会有很好的回报。还有我听到有些同学还在一摸二摸影响当中,我觉得一摸二摸也许有的时候我们考的成绩好一点,也许有的时候成绩不太好,我想,也许它们还同时告诉我们,我们过往哪些行为是行之有效的,也可能他们曾经我们,哪些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