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经验 > 文章正文

高考语文解题突破口:从试题中找隐含信息(2)

时间:2010-08-24 17: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把握典故中隐含的信息 古诗中典故的运用主要有明用和化用两种形式。用典的目的是为了明志或表现作者的品质。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仍要为国家



  把握典故中隐含的信息

  古诗中典故的运用主要有明用和化用两种形式。用典的目的是为了明志或表现作者的品质。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达了作者虽年老但仍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和对现实的不平之情。再如刘禹锡的《蜀先主庙》一诗中“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一句中用了两个典故,“三足鼎”之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分析当时形势,策划蜀、魏、吴三足鼎立之事。“五铢钱”乃是汉武帝所铸之钱,所谓“业复五铢钱”,即寓有“复汉”之意也。因此复习备考时,师生有必要将课本上古诗中的常用典故分类分析,增强文化文学素养,以提高鉴赏能力。(作者:□格致中学 孙苏)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