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正确找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是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正确找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量;知道力的国际单位是N(牛顿);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3)会画力的图示。
(4)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5)初步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来命名或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能力目标
通过力的图示,体会用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量)的方法。
通过指明受力物和施力物来体会如何挖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分析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准确把握这一力的初步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力的物质性体现在:没有脱离物体的力存在,一个孤立的物体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即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在这里,不宜提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也不宜举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不受下滑力的例子。
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应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把握。虽然把物体“用一个点代表”,也不要过早地提出“质点”的概念。
三、教具
磁铁、小铁块、细线;弹簧秤、钩码(学生用,2人一组);刻度尺、圆规。
有条件地可利用投影设备,并准备相应的作力的图示的投影片或实物投影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力学知识、热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和光的知识,到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上节课已经提到,无论从内容要求、学习方法和能力要求都要深化。
我们初中所学力和运动、功和能都属于力学知识,其中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又是重点和基础。无论是力和运动的关系,还是功和能和关系,都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准确把握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第一章就讨论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