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高三优生刺死同学中蕴涵的孤寂
摘要: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
摘要: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好。面对悲剧,心理专家们提出了质疑,嫉妒可能只是表象,除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外,还有众多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的种种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虑。
专家支持: 孙嘉仪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朱小平 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的洗手间里拿着水果刀对自己的同学连刺6刀,致其死亡。而动机很有可能只是嫉妒对方成绩比自己好。面对悲剧,心理专家们提出了质疑,嫉妒可能只是表象,除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外,还有众多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压力时的种种行为,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虑。
事件回放
10月10日下午,上海市奉贤中学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19岁的高三学生小何(化名)在洗手间内用水果刀向同班同学韦韦(化名)身上连刺6刀,韦韦随后被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夜12时许死亡。
事发后小何已被警方控制。两人为同班同学,虽然平时有过一些小矛盾,但在其他同学眼里,两人关系良好,而且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前列。在得知发生命案后,同学们都感到很意外。记者调查时发现,虽然两人平时有过一些小摩擦,但让两名平时文静的学生,最后演变到一方残忍地杀害对方,动机很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成绩优于自己。
嫉妒杀人也许只是表象
仅仅是由于成绩优于自己,就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同学?对于嫉妒导致中学生杀人,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朱小平持怀疑态度。在很多中学生的问题中,学习成绩只是表面的原因。
知音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孙嘉仪则指出,在小何的杀人行为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成绩而生的嫉妒,最多只是一个导火线。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定有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小何的家庭状况是怎样的,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在他有心事的时候,是否能够通过向父母倾诉得到压力的舒解这些状况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家庭对于孩子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孙嘉仪表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建设非常重要,如果一些问题没有能比较妥善地解决,则可能带来隐忧,如人格障碍。18岁是判断人格障碍的一条界线。从媒体报道显示,小何已经超过18岁,我们从他的行为反推,可以判断他的心理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否属于人格障碍,还要更多的细节才可以加以判断,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他可能有些偏执。
过度竞争没有同龄知心朋友
高三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对于高三毕业班学生而言,即将到来的高考可能是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可能对未来的人生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压力总是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大。有丰富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临床经验的孙嘉仪发现,由于学习的压力,很多学生甚至没有了同龄朋友。孩子们平时在学校里也许会一起打球,一起聊天,在球场边勾肩搭背很亲热的样子,但他们却告诉我,自己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很多时候,他们把彼此看作竞争对手。一些高三的学生,明明晚上复习到很晚,却会在和同学聊起学习时故意说,自己晚上都很早睡觉的,没有太用功复习。本来用功读书是好事,可他们却选择了隐瞒,把这变成一种竞争。即便不是把自己的同学看成竞争对手,有些学生也只会在自己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和别人分享,但并不愿意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和对方交流、倾诉。在他们看来,别人是无法理解自己的。
孙嘉仪在为学生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学生压力较大。一类是成绩不好,一直为保底而努力,期望自己在高考中能够达到那条最低录取线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等待他们的人生也许就不一样了。另一类则是与其完全相反的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这些优等生对自己的要求大多很高,他们的目标是那些一流大学。他们担心自己在考场上发挥不好,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比如,自己每天复习到半夜12时,但一听说其他同学复习到凌晨2时,他就会很紧张,感觉自己好像要被别人超过了。这两类学生相比,优等生的压力反而更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