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奥赛金牌得主新浪畅谈学习心得实录(5)
我当时还考虑这个问题,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实际上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一种季度的自信,我的自信很不可能被转变为自卑,自信是需要了解自己,当我发现现实中的自己并不如自己想象那么强,这种自信就会转为自卑
我当时还考虑这个问题,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实际上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一种季度的自信,我的自信很不可能被转变为自卑,自信是需要了解自己,当我发现现实中的自己并不如自己想象那么强,这种自信就会转为自卑,但是我很庆幸,没有给我造成很大的打击,我找了一些进步很神速,乃至把我压倒的人找他们交流,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很高傲的人,我很彬彬有礼听他们的。我觉得经历了那两次,自己长大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我凭着非常好的自信,在高考当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主持人:不光是自信,自己是自省了一下,除了自省之外,也有自负的时候。
周全:真正的自信应该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
主持人:真正的自信也并不应该瞧不起别人。我们在线的同学们或者是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们可能成绩比较好的,对高考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的,但是别忘了告诉自己,这个弓不要大的太满,自己静下心来想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冲刺也是比较有好处,包括高一高二,甚至是更小的学生。周全说了心理的感受,听听郎瑞田的获奖感言?
郎瑞田:一个是我们的所处的环境,大家都很努力。第二个自己不能服输,我是经历过比较大的打击或者是震动,高二的同学参加高三的物理竞赛得了一个二等奖,当时高三的人在议论,高二有什么人物,甲方问,乙说是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一个是那个同学,那个同学是正面典型,我是反面典型,这个话传到我的耳朵里,对我打击很大,我一直觉得我比那个同学学得好,我并不是不太好的问题,我已经变成了反面的典型了,我当时觉得一定要努力,一定跟那家伙一决高下。
再有我看到网上有同学问看什么竞赛书好,我第一本看上海杨德胜老师编的《奥赛金牌之路》,就那本书,大概有500多页,我们有一个同学利用寒假的时间,从一点没做变成做完了。我们老师还亲自送了他一本书,书的封面写了这么一句话,“希望你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我心里想,难道我们这帮人心里不正确,我们都走入歧途了。真正的竞赛冲刺从高二下学期开始的,那时候我尽量不把作业带回家,在家里面是8点到10点一定是花在竞赛上,一三五物理,二四六化学,这么干都是有成效的,包括在国家队都遇到别人比我强,我不像周全同学这么幸运,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位置,我是处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但是我觉得不能放弃拼搏的决心。
主持人:不能放弃,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奋斗拿不到这样的结果。
网友:如果你当初没拿到奥赛的金牌,又没拿到高考理科的好成绩,你会不会后悔?
郎瑞田:这个问题,一代古人已经回答过的,游包产山记,具体我背不出来了,你力要是能够办到这个事情,要是你不办了放弃了,这个事情是要后悔的,但是你力尽了办不好,好像是到那个山里走,火把没有了,你要退出来,那已经是尽力了。
主持人:就算没有那个好,可以拿个银牌,甚至可能说你最后没拿到牌,自己经历过会比较好。但是我觉得有这种奥赛经历的同学比较好,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一个月以后,能比现在的偏门上面或者是比较弱的科目上面多10分,下回再多10分,就过线了,我当初就是这么10分,10分过了分数线的。
各位网友,现在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的是奥赛的金牌得主郎瑞田,湖南省的理科状元周全和广东的状元申栋材,他们在线跟大家交流一下,不光是教训,还有经验。郎瑞田说了自己的付出包括怎么调节这两者的关系,参加比赛和学习,主要是自己想要努力,自己想这么做,就要做到。
想问问你们,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包括学校环境之外,家庭的环境怎么样?
周全:家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们家爸爸妈妈脾气都比较的温和,家里面一直都是很平和的环境,而且他们战略战术也采取比较恰当,高三以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的,一般都我说实话是表扬少,批评多。但是到高三以后,转变了战略,对我多鼓励,基本上高三没有听到什么批评了,可能他们认为我自己到了高三,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这也是我想对网上的家长们说的,一个学生到了高三,他自己肯定会明白学习的重要,这时候再给他过多的负面的评价的话,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要对即将高考的学生应该是鼓励,而不是责难和批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