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北京文科状元、理科榜眼做客搜狐网(3)
主持人:在去年的时候北京市有一些大学自主招生,当时你们报名了吗? 王珏:我是清华自主招生。 费凡:我是北大自主招生。 马晨薇:我没
主持人:在去年的时候北京市有一些大学自主招生,当时你们报名了吗?
王珏:我是清华自主招生。
费凡:我是北大自主招生。
马晨薇:我没考试。
沈献章:马晨薇北京市三好学生,她可以加10分,他们两个人另外加20分。王珏还是少数民族。
主持人:你们两位参加自主招生,能不能给网友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王珏:我当时参加清华自主招生的时候特别紧张,和外地的学生一起考,你平时在学校做题可能是最快的,但是跟他们相比觉得他们都是高手,尤其是面试的时候就更紧张了。但是在那个校园里也感受到一种氛围,最后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争取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要相信自己还是一流的,也不会轻易被淘汰了。
主持人:当时清华大学在考察你的时候主要是比较看中你的哪些方面?
王珏:其他的像数学他考的差不多,但是物理比较重视竞赛,有的提示问你相对论的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我觉得还是重视你的思维方式,面试的时候就问你一些跟你学习没有关系,但是是这一学科的东西,让你在瞬间答出一个方法就可以,不用具体去理解。
费凡:因为北大自主招生是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是一大叠卷子拼成一本,语文好多是按汉语拼音写汉字,还有对对联,还有解释破折号的用法等等,奇奇怪怪的,数学没有太多的高数的思想,历史是一个题目让你写一个史论性的文章。政治也有两道大题,主要是看你的逻辑表达能力,整个对课本的理解,还有理解的深度。英语的特一般。面试文科跟理科不一样。我经历的文科的部分,他有十个题目,就是文艺的欣赏,看你文史的功底,比如说你评价的一些体系,我选的是评价鲁迅的一些方面,都会涉及到文学,评点一些名著什么的,主要是靠你临场的心理素质和基本的知识面。
沈献章:我们参加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今年有10个同学被北大清华自主招生选上了,这占北大和清华在北京市自主招生的四分之一。
主持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
沈献章:全国有几千学生报名参加北大和清华自主招生的考试,在北京市是按比例,报名人很多的。
费凡:文科我知道在北京市从四千多人报名,刷到一百多人,反正我们最后全国参加笔试的是将近200人的样子。
沈献章:刚才我提到素质教育和高考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从自主招生这一块题目非常灵活,很新颖,综合性很强,难度也很大,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宽,看的书比较多,见多识广,他们基础很扎实,再加上他们又能够灵活地运用,所以他们在这一次的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了,基本上占了两个名牌大学的在北京选拔的学生的四分之一。两个大学在北京市各选拔了20多个人,我们各占了5个。这个事情可以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和高考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马晨薇当时在自主招生的时候遇到一点挫折,当时对你的心情有多少的影响?
马晨薇:我没把它当回事,因为我没去面试。
网友:在课余的时候有没有自己找一些题目来做?
马晨薇:肯定是有。
费凡:有。
主持人:大概是按什么标准来选择题目?
王珏:其实学校给你的那些海淀区的一些书做了以后,如果你真的做得很精的话不做课外的也无所谓。但是在高中阶段人们的心情不会特别踏实,完全靠做题特别精让你上去不是特别简单,自己也会适当地做一些题。
主持人:你们有没有自己不喜欢的科目?
费凡:还行吧,只能说天分不够,学起来让人有挫败感的科目有,但没有特别主观特别恨的科目。让我比较挫败的是物理、政治。政治刚开始觉得不好,后来它有好多技术性的东西要慢慢体会能够体会到。
沈献章:这个问题应该说理科的同学相对而言在数理化的方面要侧重一些,这是他们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他们也并不是偏科,如果偏科高考6-1=0。总分会上不去。我们第一实验班上在高中三年期间有32人次获得了各个学科竞赛的大奖,取得了保送的资格。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明天小小科学家、因特尔大赛等等,参加过这些竞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取得了保送的资格。因为保送的资格是有限的,我们今年保送清华北大是12个人,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被保送,但是他们高考的六门学科都还是很兼顾的,他们也知道,应该是用所有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并且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应用自如。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