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中科大考生:被应试魔咒逼出的孤独自学路
小清(化名)刚刚被保送至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是别人眼里成功的孩子。但她也是个有些特别的孩子,初三就离开了学校,在父母的指导下,走上了完全自主学习之路。 “还是别把孩子的名字公开吧,我们走到今天不容
小清(化名)刚刚被保送至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是别人眼里成功的孩子。但她也是个有些特别的孩子,初三就离开了学校,在父母的指导下,走上了完全自主学习之路。
“还是别把孩子的名字公开吧,我们走到今天不容易。”文弱的宋女士跟很多妈妈一样,总希望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因为超级喜欢钢琴和数学,小清从小学就开始只上半天学,初中前两年,她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全时学生。所以在小清头脑中那10多年的学校生涯,充斥着冷言冷语和歧视。小清的父母也经历过无数内心的挣扎,还要顶着周围人不理解的压力。
在这条不同寻常的求学路上,这家人像独行者一样经常碰壁……
也曾尝试上学
小清4岁半开始学电子琴,7岁半就考九级了。
到了三年级时小清开始改学钢琴,宋女士说,为了不埋没女儿的潜质,他们跟学校商量让孩子上半天课、半天练琴。面对特长突出的小清,学校同意了宋女士夫妇的请求。
改成上半天学后,小清的校园生活发生了变化。
一天中午小清没回家,被数学老师留下了。
原来,数学老师规定:一道题目中如果既有“{”又有“[”还有“(”时,一定要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一步步地解,在本子上抄时也要每种括号一行,不能两行并一行,也不能省略。
小清觉得这样太繁琐,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便被留了下来,一遍遍地重抄。倔强的小清在课桌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你不是好老师。”
小清跟数学老师从此产生了矛盾。
还有一次,小清因为没完成前一天的口算题又被留在学校了。
为了提高口算能力,老师每天都会留16道口算题。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一旦学生没有完成,无论什么原因第二天都会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就是加倍地重抄,再完不成就继续加倍。
这种惩罚激起了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那天跟小清一起受到惩罚的还有一个女同学,已经攒了几千道了,女孩子急得直哭。
“学校总是用这种方式惩罚孩子。孩子们抄的时候根本不过脑子,完全是机械运动。这样的抄写有意义吗?完全是一种高压政策。”宋女士说。
从此,小清的那半天课也不上了,在家自学,只参加学校的考试。
沉重的应试压力和特长发展无法兼顾
繁重的应试压力也是迫使小清离开校园的原因之一。
小学毕业后,小清想像其他孩子那样过正常的学校生活,于是从初一开始她每天都去上学,风雨无阻,连生病也很少请假。
当时小清已经开始学习竞赛数学,而且潜质过人。小升初时,小清参加了东直门中学的小升初考试,1000多名孩子中,她的数学排在了第22名,同时也考上了十三中分校的数学实验班。
“我们上的那所学校真是魔鬼学校,大量的作业、没完没了的练习和考试,学校只重视考试成绩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特长。”宋女士说。
钢琴和竞赛数学都特别耗费时间,为了能既完成学校的课业又挤出时间练琴和做竞赛题,小清只能牺牲睡眠时间。
小清实在支撑不住了,出现了严重的内分泌失调: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体重也在非正常增长,同时情绪变得十分低落。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小清彻底回家了。
学校无爱的教育让人心灰意冷
其实,真正迫使小清离开校园的不仅仅是课业负担,而是老师无爱的教育。
宋女士清楚地记得那次小清跟数学老师之间发生的矛盾。“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老师的教育方法,但还是希望女儿能理解老师,让她主动跟老师沟通。”宋女士说。
第二天,宋女士亲自送女儿到学校并找到数学老师,希望老师别不搭理女儿。没想到,数学老师不仅真的没搭理女儿,还把她的座位挪到了教室的最后。
“如果老师当时能友善些,孩子的路可能就会不一样。”宋女士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