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常见问题 > 文章正文

2010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更加注重理性反思(5)

时间:2010-12-22 16: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张秋玲:世博会的理念。比如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就能和世博倡导的理念,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马上联系起来。但是把这些联系起来,作为一个17、18岁的中学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去关注这些,他也很难写出

张秋玲:世博会的理念。比如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就能和世博倡导的理念,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马上联系起来。但是把这些联系起来,作为一个17、18岁的中学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去关注这些,他也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因为在他的脑子当中,新闻媒体也好,电视节目也好,给他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比如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对一个非专业的中学生来说,他怎么去阐释,这非常重要。

主持人:张老师,下面的时间我们来点评一个生源大省山东省,2010年高考的作文题。今年山东地区的高考作文题是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它给了一段材料,大体的意思是这样的,他说据有关的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 22062.8元,还举了一些像白领的月收入,部门主管的月收入等等,他说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呢?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我们的同学们联系社会的实际,或者是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后面还加了一句,不得抄写。

张秋玲:其实这个题目我刚才听的时候,咱们这么说吧,这个题目我的感觉太都市化。为什么说太都市化?比如奢侈品、月收入、白领,这些概念可能对于一个都市生活的孩子来说不陌生,但是对于一个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的孩子来说,他比较陌生。为啥我用陌生这个词呢?就是因为对于一个陌生化的事物我们需要进行生活化的转化。

这个题目作为山东省的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山东省来说,这个题目命的质量不算太高。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你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孩子来说,或者为明天交的学费而在苦思冥想,用什么东西来逃脱明天交学费这么一件事情的情况下,它怎么来考察生活品质的问题?这个命题看似与生活很近,但是远离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反过头来我们撇开题目内容不说,如果这个材料给的是一份非常翔实的材料,刚才说的翔实材料,主持人说的数据、图表都有的情况下,这个题目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题目。因为这里恰恰考察学生一个挑战未来生存能力的意向。为啥?你作为一个17、18岁的孩子都毕业了,最起码阅读日常生活资料的能力应该有,你应该具备从日常生活资料当中提取你所需要的信息,然后进行整合的能力。如果材料在充分翔实的情况下,从材料的角度来说,对于山东省的任何一个考生来说都是公平的。它恰恰在后面又有了一个生活的品质靠什么?金钱、奢侈品来支持吗?恰恰引发的是学生对社会现象,当前人们动不动以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一种思考。这样一来,这个题目又通过资料的翔实和后面那几句引导语和指示语,又把这个题目本身对一些孩子的陌生化给转化成为熟悉化的生活了,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价值在哪里。

主持人:其实现在社会当中有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以金钱作为衡量,包括像一些小朋友在从小学钢琴的过程中,其实弹得很好,但是家长非要用考级考证书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究竟如何。包括说有很多同学英语口语非常好,非要让他拿到一定的证书才能彰显他的语言的水平。所以,在生活当中究竟用什么东西来作为自己衡量生活究竟是好与不好的标准,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去拿一个人是否开心,每个人是不是内心永远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来去衡量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变得很美好。就像您所说,可能对于山东的同学来说,他必须要想办法如何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点去写这件文章,而不仅仅围绕着奢侈品来写。

张秋玲:对。其实你刚才说的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都市生活当中我们忽略了自己本体。因为我们时常说的一句话,我们现代人全被绑架了。被绑架,从各个角度对你进行了一种绑架。这种绑架其实给你再多的钱,你是没法用钱衡量你失去自由的痛苦。恰恰在人的本体当中那种内在对自由的渴望,对快乐的渴望,对愉悦,对精神的渴望,我们忽略了,我们更多是拿金钱来绑架我们自己的一种物质的生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