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常见问题 > 文章正文

2010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更加注重理性反思(2)

时间:2010-12-22 16: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主持人:张老师,其实有很多同学拿到路径这个作文题目,会觉得给你的限制越少,反而会让大家觉得举手无措,比如有时给的命题会非常长,或者给他界定很多要求,大家反而会觉得写起来会有一定的框框。 张秋玲:容易写

主持人:张老师,其实有很多同学拿到路径这个作文题目,会觉得给你的限制越少,反而会让大家觉得举手无措,比如有时给的命题会非常长,或者给他界定很多要求,大家反而会觉得写起来会有一定的框框。

张秋玲:容易写。

主持人:突然给你两个字路径让你去写,大家可能觉得漫无边际。特别是我们明年同学想复习作文,遇到一个题目,漫无边际如何找到中心点或者如何更好的立意?

张秋玲:其实这个题目不是漫无边际,看着好像漫无边际,但是细想有很多东西是入不进来的。我劝未来备考的同学,特别是到了高三的时候,一定要聚焦。我经常强调,包括有时出去做讲座,也跟老师说,到了高三阶段一定要给你的学生聚焦。因为我们的学生虽然有着统一的生活,学校生活是最多的,但是每个人又有个性生活,从你的个性生活当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就突破了看似漫无边际的命题。

其实这个题目,学生一下感觉到漫无边际,就觉得限制太少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已经要在今年的课程教材教法发了,就是从社会热议看高考写作命题,都隐含着第一是测评,第二,区分。第三,限制,第三防范。这四点都必须要做到,比如路径这个,我刚一读到就觉得这个题目要学生去做一个套作或者是速构或者移花接木的文章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再一思考,是很难移的,尤其你改造一件现成头脑中的作文,不如从你的生活当中寻找一个与这个话题更接近的素材,写出你最熟悉的生活题材。这样文章就容易出彩。

主持人:老师都有一个要求希望拿到高考的真题,包括内容材料和作文,特别是还有些要求都能够拿到很详细。但是因为我们第一时间点评作文真题往往会拿到一个题目,真的让老师说把今年的题目很好的点评,我们其实要等到试卷拿到之后才可以。

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将会进行全国各地作文题的点评。首先关注北京市高考2010年作文题,现在只是拿到一个简短的题目,要求就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按照我的观点,还是希望大家文体不限,扩展自己的思维都可以。您觉得像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和去年或者其它时间北京的试卷当中的试题相比,今年的试题有怎样的特点?

张秋玲:现在点这个题真的很难,因为不知道是不是材料作文,有没有材料限制。第二,是不是话题作文。现在就我拿到的信息来说,从命题作文的角度来做一个点评,这也恰恰和去年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年这个题目也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我推断今年和去年相比较,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它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因为根据现在它反映出来的信息,命题作文的可能性要占的几率大得多。

其实在这个题目当中,学生如果要和人生联系起来,如果平常你的阅读视野稍微开阔一点,你思考的问题面要宽广一点,它其实是隐喻着我们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人是只仰望天空的人,那就是充满幻想,充满理想主义的人。一个是脚踏实地的人,我们往往把这种人称之为老黄牛。这两类人都有缺点,一个就是对未来太过于幻想,一个就是太着重于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做事。这两种人其实都不适应于我们当今这个时代的人。无论你是脚踏实地做事,你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一定要站起来伸一下你的四肢,舒展一下,同时抬头仰望一下星空,往远处看一看你的方向,这类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走得更远。如果学生能够从隐喻出来的这三类人入题,我的理解,一般有着很好的思维力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就容易脱颖而出。

现在这个题目给我的信息来看,它的测评性和区分度比较好,而且从限制性和防范性来说,它也是给了学生很强的限制和防范性。这个题目你很难把某一个人的素材,特别是你不熟悉的生活场景移植过来,只有你自己烂熟于胸的生活场景,才能和我刚才隐喻的三类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这个作文题目使得历年来北京作文题目的特点都比较明显,比如北京符号这个题目,有人跟我争议,说你认为这个测评才是公平的,我说就不是公平的。他说城市的孩子就能写北京的符号,农村的孩子怎么办?我说北京符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写实体的符号,也可以写虚特的符号,这个时候农村有农村的符号,我举个例子,比如顺义的苹果,平谷大桃,怀柔的虹鳟鱼,这是浓郁的北京符号,难道只有天安门、地坛是北京的符号吗?这些东西让城市的孩子写也未必写得好,恰恰选取生活当中最熟悉的那一瞬间是能写好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