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体验政策 > 文章正文

四川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2)

时间:2011-03-10 13:28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灾区发展振兴步伐加快。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上来,编制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新批准设立5个省级开发



  灾区发展振兴步伐加快。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上来,编制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新批准设立5个省级开发区,灾区现代农业聚集区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帮助176.5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36万灾区群众脱贫致富。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041个、避险搬迁27473户。管好用好维护好重建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积极推动与对口支援省市的长效合作,加快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灾区发展后劲增强。

  二、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启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枢纽骨干框架已经奠定。五年累计开工铁路项目25个,在建里程近3000公里,营运里程达到3547公里;开工高速公路项目34个,在建里程321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康定机场、双流机场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泸州港二期建成投运,宜宾港开港试营运,全省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建成农村公路12.7万公里。新开工大中型水利工程17个、建成4个,新增有效灌面2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50万亩。瀑布沟水电站竣工投产,全省电力装机规模净增2000多万千瓦,达到4232万千瓦;四川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净增160亿立方米,达到210亿立方米。

  产业发展跨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7 3产业。扎实推进1525工程,成都电子信息及汽车制造、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新增了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一批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快建设,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逐步推行。金融服务能力增强,新引进金融机构65家;2010年末全省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8倍,全年保费收入是2005年的4倍,五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十五时期的8.1倍。实施旅游重振工程,旅游业超过震前水平,旅游总收入达到1886.1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家。着力拓展城乡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建设城乡现代流通体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3%。

  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成都市获批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省市梯级试点扎实推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33%提高到40.3%。五大经济区建设务实推进,启动成渝经济区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制定实施藏区和彝区跨越式发展、巴中革命老区发展、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和藏区三大民生工程,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顺利推进。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17户国有控股、21户参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6%,比200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四川发展及铁路、交通、能源、水务投资集团和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平台。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积极开展,证券、保险业务不断创新,融资担保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效推进。积极推进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新格局。国有文艺院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活力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一批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和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四川。2005年到2010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从716.2亿元增加到533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从11亿美元增加到7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47亿美元增加到32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从6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在川落户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从111家增加到160家。成都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建设。新增外国驻川领事机构4家、国际友城17对。外事、港澳台侨工作得到加强。(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