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热议:高考改革如何迈出“稳健的一步”(2)

时间:2012-03-02 15:29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其实,在笔试基础上综合面试成绩招生录取的方式,不仅是国外和港台高校通行的办法,在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中都有多年的实践。在这方面,社会公众的信任和信心确实重要,但能否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关键还

  其实,在笔试基础上综合面试成绩招生录取的方式,不仅是国外和港台高校通行的办法,在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招生中都有多年的实践。在这方面,社会公众的信任和信心确实重要,但能否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关键还在于高校自身要有信心,要对改革的理念和价值有信心,对自己制定严密周详的招生制度和方案的能力有信心,对教师们的品德学识、能力判断有信心。

  大学不仅要有信心,更需要有承担改革责任的担当,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招生改革问题上,“最稳妥”、最省事的做法就是不作为,沿袭现行的做法,将所有招生工作交给“最公正”的计算机,它将绝对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规则,在瞬间完成交办的任务。这样做不必兴师动众、劳神费力,也不会有任何风险和“失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然不会招致批评谩骂。一旦改革,就必须面对复杂的社会、多样的考生,需要应对各种技术性和非技术性问题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接受各种监督和质疑,一不小心甚至还会丢掉手中饭碗和头顶乌纱。然而,如果我们真的对长期应试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感到切肤之痛,如果真的对“唯分数论”误导教育、贻害国家深感忧虑,尤其是,如果事实已经证明,简单地“以分取人”其实并不公平,甚至恰恰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公的帮凶之一,我们怎能依旧偏安现状、无动于衷呢?

  理智能给人信心,责任和爱心将给人勇气和力量。

  “小马过河”的故事尽人皆知。其实,河水可能不像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黄牛说的那么浅,但是,如果不勇敢地试一试,就永远也过不了河。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先试点再推广是稳妥之计

  刘海峰

  高考制度改革须兼顾统一性和多样化,应该让大学和考生能够双向选择。北大教授们的设想并不是完全打破高考制度,还要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依据来划基本线,同时通过面试来判断。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以率先实行这种方式。

  目前高校录取完全以分数决定,可以说是中国高考史上分数作用最大的时期。以分数优先的方式对考生而言比较公平,保障高分考生免于落榜,特别是对那些没有社会关系的家庭子女,用分数决定更有好处。但完全按分数排队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别是实行平行志愿以后,高校没有了选择权。现在网上录取的考生信息,主要就是一个个干巴巴的姓名和分数,学生的其他具体情况基本上了解不到。有不少高分考生虽然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但录取的却是调剂的专业,有的院系甚至整个专业基本上是录取调剂来的考生。另外,近些年,北大、清华争抢生源搞得过于激烈,实行平行志愿后,已经变成基本上只能由高分考生来选择学校了,高校没有多少选择学生的空间,造成一定问题。

  北大11位院长、教授的联名信,我认为有合理之处,高考成绩与面试可以结合。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希望在分数以外参考其它方面来录取,这是值得尝试的建议。高考制度改革须兼顾统一性和多样化,应该让大学和考生能够双向选择。北大教授们的设想并不是完全打破高考制度,还要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依据来划基本线,同时通过面试来判断。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可以率先实行这种方式。

  近十年来,我一直提出高考改革走到一定程度可以实行两次高考的方案。第一次高考就是实行全国统一高考,确定统一高考的基本分数线以后,取某一分数段以上考生参加高校举行的面试或者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安排的笔试。北大教授们这个建议和我过去提出的方案基本上是相同的。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保证有较高的文化、学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面试看学生的能力、反应、灵气等素质。不唯分数论能够让老师直接面对学生,看到学生的面试反应,了解学生全面情况。

  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按这个建议实行,也会有三个方面的局限。一个是成本比较大,因为在各个省面试,人员需要派出很多。如果比例较大,人力、财力、时间等成本要花费很多;如果比例较小,面试的意义就不大。比如要招2000名学生,有2500人来面试,区间就会比较小;如果请5000—6000人来面试,工作量就会偏大了。面试规模不可能很大,如果全国各大学本、专科全部推行这种招生方式,工作量就会太大。比如今年将近1000万人报考,就算一半学校实行,就有500万人参加面试,想想看时间等各方面成本要多大?当然,省属院校可以到各个市、县面试,但工作量仍然非常大。所以目前只能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还需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