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长春人大代表提议调整高校专业设置问题

时间:2012-02-14 15:2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本届大会的联名议案依然关注就业问题。人大代表冯玉英等11人提出关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的议案,其中指出,“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是现状,解决“学生扎堆、专业扎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本届大会的联名议案依然关注就业问题。人大代表冯玉英等11人提出关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的议案,其中指出,“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是现状,解决“学生扎堆、专业扎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现状:

  形成“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

  人大代表冯玉英等人提出,当前,我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专业点过多过滥,远远超出了社会的需求;一些热门专业我市各高校都有开设,毕业生人数较多,而企业需求相应较少,这样的现状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毕业生观念及心态要端正。一部分大学生期望值过高,非大中城市不留,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进;每年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要求工资高、条件好、较稳定,反之,商业企业、民营企业、工作条件相对比较差的企业不进。大学生的这种心态,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直接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企业人员补充不足的问题,形成了“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

  对策:

  调整高校专业设置 避免“学生扎堆、专业扎堆”

  政府应要求媒体和社会加强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着眼于企业、基层,让大学生转变心态和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学会和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高校专业设置要调整,避免“学生扎堆、专业扎堆”。教育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理顺招生、培养、就业的关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应当在大学生入学时就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把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根本提高。

  政府和社会应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进一步有利的政策性扶持和帮助,支持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使他们就业的渠道更加宽泛,逐渐实现就业队伍的专业化和知识化,也可通过创办更多的经济实体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提升。

  搭建保障和鼓励的平台,大学生就业后确实因工作出色,技能全面,素质过硬的,企业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记者/ 秀薇 兴科)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