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评论:“不拘一格降人才”何时成常态

时间:2011-12-29 15:10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雷泓霈  近日的两则新闻令人震撼。一则是美国移民(微博)执法局宣布,扩大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外国学生在美延长实习期限的适用范围,今年新增了50个专业。另一则是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三(3)班学生杨成

  □雷泓霈

  近日的两则新闻令人震撼。一则是美国移民(微博)执法局宣布,扩大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外国学生在美延长实习期限的适用范围,今年新增了50个专业。另一则是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三(3)班学生杨成兴的故事。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杨成兴是一个顶尖聪明的学生,他曾获得过重庆市十佳中学生称号、重庆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和3项国家专利,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向他抛来橄榄枝:“你是个优秀的学生,高考(微博)上线我们就破格录取。”但杨成兴还是选择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他说:“因为这样我可以不参加高考!”

  处在科技顶端的美国,为了网络更多优秀人才,仍然不惜动用“延长实习范围”的做法,抢人才、挖人才,充分调动创新和创意活力,这和他们一向重视偏才怪才、尖端人才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对于人才,哪怕是偏才怪才,他们的重视不是说说,而是一直在做。在科技创新领域,美国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谁能说,这与其人才战略没有关系?

  我们也说重视优秀人才,特别是偏才怪才,可这种重视仍然有点虚。比如今天的杨成兴,单是那些发明和荣誉,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小小发明家”。教育评价制度和高考录取制度,应该为这样的学生设置绿色通道。

  但遗憾的是,按照现行的录取模式,就算是复旦大学(微博)降分录取他,他的成绩也必须突破所在省份的“一本线”。而这个成绩对于那些偏科严重的怪才们,根本就是一个奢侈。无奈,他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来圆自己的大学梦。他还是被评价制度遗弃了。

  这就是目前的残酷现实,尽管社会热切呼唤个性人才、偏才怪才。可真的偏才出现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按照常态化、程序化、陈旧化的评价方式来筛选他、规范他。无法超越现实录取制度,无法提供绿色通道。而且,这样做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堂皇的理由:“公平第一,坚守考试公正”等,将偏才们继续深造的机会断送了。

  比如前段时间,19岁的陕西学子孙建坤凭借古汉语和历史专长,赢得了8名复旦大学教授的联名举荐,却因“搞不定”招生办一方图章,与这所知名学府失之交臂。人们对“另类人才”的赏识和认同,仍停留在“说起来轰轰烈烈,做起来毫无指望”的半休眠状态。

  重视人才,不能光说,还要做。对偏才怪才们不再界墙高高,让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得到更多赏识,“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成为常态人才观。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