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变味” 高二师生纠结(2)

时间:2011-10-19 16:5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不少老师坦言,有江苏学生在作文中直言不讳“A就一个字,我只要四次”,他们真不希望上海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演变成江苏小高考的模样。 【教辅热销】“小学科”教辅一年加印五次 “我们物理、历史做《全A计划》,化学

  不少老师坦言,有江苏学生在作文中直言不讳“A就一个字,我只要四次”,他们真不希望上海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演变成江苏小高考的模样。

  【教辅热销】“小学科”教辅一年加印五次

  “我们物理、历史做《全A计划》,化学、生物做《备考先锋》。”、“我们历史、生物做《冲A精练》,其他两门是老师自己印卷子。”、“我们物理做《冲A精练》,生物做《导学》”……记者发现,这些以往不受重视的“小学科”的辅导书也装进了学生的书包。

  记者昨天在书店看到,一本专门正对历史学业考的辅导书,今年5月已经第5次印刷,累计印数达到18000余本;另一本地理学业考辅导书,今年4月第4次印刷,累计印数也达到16000本;还有一本信息科技学业考的辅导书,今年3月就已经第6次印刷。

  “现在上海学生少了,专门针对上海的书每本印5000本就差不多了,像历史、地理这种小学科以往出版社不会去做,”本市一家出版社资深教辅编辑说,“但学业考每个人都要参加,不管市重点还是普高都要做,印数就上去了。现在上海就至少有4家出版社在做,这块市场加起来每年码洋也有上百万。”

  【政策探究】为学生减负,重基础能力

  相对于部分市示范性高中的重视和紧张,一些普通高中则淡定很多,“反正最后还是高考,别的都是假的。”一位普通中学的学生小陈说。

  其实,学业水平考试设计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推进减负。专家提出,高考只考四五门科目,过早分科导致某些科目有所偏废,部分科目越学越深。如此一来,既加重了学生反复操练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市推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着眼于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些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只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并不求学得太深、太难。在命题中,学业水平考以高中阶段基础型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考试将杜绝“偏难怪”的题目,基础题目、中档题目和难题的比例控制在8:1:1左右。

  【各方声音】

  校长:学业考加剧“男女生不平等”

  “至少从目前来看,学业水平考的初衷和效果是背道而驰的。”控江中学校长张群这样认为。

  张校长指出,学业水平考考查的多为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考试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真正学习能力,考试本身也无助于这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实际意义并不很大。他反问记者,“举个例子,一名考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业水平考当中获得90分,得到了A等,等到3个月以后,你再拿同样的题目让他做,他能考多少分?可以说,如果不复习,他也许只能达到C等了。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水平考,师生压力大大加重,教学方式也受到影响,过多强调分数,一些本来压力就比较大的学校,甚至从‘满堂灌’成了‘满堂练’!”即使是一向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压力较轻的控江中学,也受到了这种压力的影响,以前上午的四节课,调整到现在的五节课。

  不少考生担心,今后上海是否会出台类似邻近省市的高考政策,即所有学科必须达到A等才能填报一本高校。张校长也表示,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在所有的学科上都能做到出类拔萃的人很少,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更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对他们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在某些学科范围有特长,在某些学科范围有短板,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要求所有学生的所有学科都拿到A才给予报考一本高校资格,这是极为可笑的。”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学业水平考的评价方式不调整,男孩可能就被‘杀绝’了!”张校长指出,在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学业水平考当中,女生肯定比男生更具优势,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高中男生的成绩呈“两端”趋势,成绩总体较好或较差,女生的成绩则在中端,学业水平考并不利于成绩优秀男生的发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女生普遍获得A等的几率要远远高于男生。(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