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福建实行知分知位知线填报志愿 本二志愿调整为6个

时间:2011-09-19 14:29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记者 齐榕)我省今年仍旧实行知分知位知线填报志愿的方式。随着高考(微博)成绩的公布,考生进入填报志愿环节。记者从省高招办了解到,除了文史理工类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暂时不实行平时志愿投档外,文史类、

  (记者 齐榕)我省今年仍旧实行知分知位知线填报志愿的方式。随着高考(微博)成绩的公布,考生进入填报志愿环节。记者从省高招办了解到,除了文史理工类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暂时不实行平时志愿投档外,文史类、理工类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和去年不同的是,因为今年本三并入本二招生,今年本二批的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的院校志愿由原来的4个调整为6个。同时,高职高专的征求志愿将设10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日前,省高招办详细解读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法。

  变化本二高职志愿增加

  今年本二批的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调整为6个,分别为A、B、C、D、E、F6个。每所院校再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

  高职(专科)批的常规志愿仍旧设6个(A、B、C、D、E、F),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不过今年征求志愿的数量调整为10个,专业志愿数则不变,为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

  本一批设置不变,其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4个(A、B、C、D)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栏目。

  规则同分排名谁先谁后

  平行志愿下,考生的位次是唯一的,这就一定得把全省26万名考生分个先后。不过,全省那么多考生,肯定有同分的,在同分的情况下,高招办是如何分先后的呢?

  首先,考生的投档分是其卷面的原始成绩加上政策性照顾分。比如,考生小贾的总分是586分,如果她按照政策可享受10分的政策性照顾分,那么小贾的投档分就是596分。

  这个时候如果再遇到投档分相同,则会按照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这样就能确定考生的先后了。如果同分的考生是文史类考生,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语文、文综、数学、外语,也就是先看看语文成绩谁高,如果语文成绩相同则看文综成绩谁高,再如果文综成绩相同则看数学成绩的高低,当数学成绩也相同,则看外语成绩的高低。如果同分考生是理工类考生,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数学、理综、语文、外语。

  按照上面的原则对考生进行比较,在概率很小的情况下,报考同一所院校的考生分数还是相同,高招办会将两个考生的档案同时投放给院校,由院校来审录,这个时候是不占院校调档比例的。

  规则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平行志愿下,考生的志愿如何投档,这是该政策的关键问题。

  考生投档规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也就是说,投档时,会按考生投档分的高低排顺序,然后先依次检索高分考生填报的若干个平行志愿,看是否符合出档的要求。如果考生符合A栏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会投档到A栏志愿学校;如果不符合A栏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则随即检索其B栏志愿……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确认因志愿填报不当等原因不能被投档(见左图)。

  误区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以往,不少考生在认识上有个误区,实行平行志愿了,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几个志愿可以随便填,只要考分高,肯定能够被录取到分数线高的一所学校。还有考生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只要自己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或者6个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有可能会被这些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然后自己再挑选其中的一个。还有的考生认为,自己分数高就可以报考任何学校,肯定会被录取,不会落榜。

  其实不是,这都是对平行志愿理解的误区,这些误区考生一定要注意。

  平行志愿下还是有各种风险的。比如,考生尽管可以投档到学校,但填报的专业志愿很高,又不服从调剂,就可能被学校退档。退档以后,其填报的其他平行志愿也错过了,只能等下一轮的投档。所以,考生在专业选报上,一定要恰当定位,最好服从专业调剂,不然有被退档的风险。还有的考生没有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秘诀来选择学校,不注意各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则被投档的机会大大减少。尤其是,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则后面的平行志愿院校等于没有报,无法投档。(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