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四批志愿填报技巧:要玩转规则科学设计(3)
第二批院校 第二批院校往年生源状况呈现如下特点:武汉北京高校好于其他地区高校;东南部高校好于西北部地区高校;省会城市高校好于非省会城市高校;“大学”比“学院” 走俏,师范医学体育类院校不及其他类型院校
第二批院校
第二批院校往年生源状况呈现如下特点:武汉北京高校好于其他地区高校;东南部高校好于西北部地区高校;省会城市高校好于非省会城市高校;“大学”比“学院” 走俏,师范医学体育类院校不及其他类型院校
提示:段内低分考生(理工类批次线上15分以内,文史类批次线上16分以内)第一志愿要避热就冷,区域和类型上都热的高校不宜做二志愿填报。最好填报2009年以前安排在二批(二)录取的学校和近两年新增的高校。第二志愿必须填报三所以上近几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
[案例】
考生:104203 ** 15 ** 70,考分:530分
第二批一志愿:西安工业大学
第二批二志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第二批征集志愿:沈阳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9所
录取结果:落榜
[点评]
2010年该生高出批次线24分,有一定优势,但优势不明显。2009年及以前二批是分两个层次,该校校线2006年和2007年分别高出二批(一)16分和18分,而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校线就是批次线。这是比较典型的两年低两年高,有“大小年”的高校。2010年应该是“大年”,稳妥的办法,参考2006年和2007年的省校线差均值17来测算2010年校线,应该是506 17 12(二批一与二批二的差) 5(波动系数)=540。该生不能填该校。该校2010年实际投档线535分。如果要填一定要在二志愿填3个往年在二批(二)招生且多年生源不足的学校保底。但是该生二志愿全部填的是往年在二批(一)招生且生源都很好的学校,没有给自己留退路,结局自然是悲惨的。
第三批院校
第三批院校往年生源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部委院校和武汉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生源较好;部分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条件较好的独立学院生源比较充足;新开办的独立学院和地处偏远地区的独立学院生源严重不足 ;大多数民办高校好于独立学院;省会城市高校好于非省会城市高校;医学类独立学院生源较好。
提示:段内低分考生(批次线上15分左右)第一志愿要避开部委院校和武汉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区域和类型上都热的高校不宜做二志愿填报。
第四批院校
第四批院校往年生源状况呈现如下特点:四批(一):三批院校有几万人落选进入四批(一),部分学校校线高于三批本科甚至二批(二)批次线;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高专生源较好;省内高校生源好;武汉及上海、南京等发达地区生源特好;办在市州的高校生源相对较差。
四批(二):段内分数跨度大、生源多;省属高校、特别是武汉高校生源较好;外省发达地区生源较好,欠发达地区和办在市州的高校生源不太好;与时下热门行业相关的高校生源较好;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生源状况较差。
提示:段内低分考生(四批一线上20分,四批二线上30分)第一志愿要避开往年生源状况较好的高校,更不宜把生源较好的高校填在第二志愿。
[案例]
考生:064201**15**33,考分:493分(这年四批一批次线是410分)
第四批(一)第一志愿:华中师范大学高职
第四批(一)第二志愿:江汉大学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湖北教育学院
征集志愿:黄冈师范学院等
录取结果:黄冈师范学院录取
[点评]
从该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看,初次填报的不够成功,第一志愿填高了,第二志愿全部选武汉的高校更不恰当,一般来说,武汉市的高校做二志愿录取的可能性非常小,何况他选的这些学校是无论从办学条件、学习的氛围,还是教学实力、教学质量,在四批(一)的学校中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落选了。幸亏征集志愿时,省里给黄冈师院追加计划录取批次内相对高分的考生,该考生才没有从该批次落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