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烦恼:高考691分也纠结咋填志愿(2)
在微博最后,她还不忘将信息抄送给北京大学招生办(微博)。 清华“兴师动众” 三重量级教授电话指点 15:33,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也发微博称,“已经安排好,沛伦同学马上会电话连线清华姚班负责人,让纠结不
在微博最后,她还不忘将信息抄送给北京大学招生办(微博)。
清华“兴师动众” 三重量级教授电话指点
15:33,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也发微博称,“已经安排好,沛伦同学马上会电话连线清华姚班负责人,让纠结不再纠结。”
工作人员从下午3点开始拨打李沛伦的电话,直到4点半才拨通。李沛伦在电话里抱歉地解释说,他刚才正在跟清华大学的几位教授通话,他们分别是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钱学森力学班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泉水教授、交叉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王跃宣教授。
“本来只是想把微博当知道或贴吧用用,问一下基本情况的,没想到这么兴师动众……”说到一条微博引得如此多大师亲自指点,李沛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没特别想过专业的事。父母希望他选择一些热门的专业,比如经管、建筑,但衡量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他最后把范围锁定在了计算机和物理两个领域。他表示,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主要是对专业开始的课程内容和该专业对应的职业不明了。而自己在兴趣方面虽然略偏向计算机,但又怕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计算机基础不够,所以才非常纠结。
李沛伦说,周围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看着上千专业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觉得大多数学生都是凭直观的感受来选专业,大概了解一些面上的东西,对于具体的专业问题并不清楚,如果有相关专业老师的讲解指导就好了。
李沛伦也觉得自己很幸运,郑泉水教授给他分析了理论物理和工程物理的侧重,王跃宣教授表示没有数学竞赛的基础对学习计算机没有影响。在听取各位教授分析后,李沛伦表示他最终决定选择计算机领域。
声音
北大张铭教授:
网络宣传学校
不拘一格觅人才
“不拘一格‘觅’人才嘛。”北京大学张铭教授昨日在电话里笑着说,李沛伦这样一个高分考生,高校都会喜欢,既然他对计算机感兴趣,当然也希望他能来自己学院。为了“觅人才”,平时张铭也会做做招办的事儿,通过网络做一些学校的宣传,但她表示选择权肯定是在李沛伦手里,自己只是提供一些信息供他参考。“只要他喜欢,到哪个学校或专业都挺好的。”张铭最后还不忘补了一句:“我们学院也有招生组,需要的话可以让他跟我联系。”
清华四川招生组组长:
考生选专业有困惑
说明在认真思考
“一个高中生在选专业时有困惑,这太正常了。”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组长杨华中表示,高考后招生组的咨询电话都被打爆了,每天都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咨询专业的问题。杨华中认为,对于专业之间的区别,很多专家未必都能说得清楚,李沛伦有困惑,说明他在认真深入地思考,而不是跟风填报热门专业,或被父母老师包办。
杨华中说,招生组能为考生提供的信息还是有限的,肯定不如该领域的专家了解得深入,清华大学除了请上述三位教授跟李沛伦联系,还会向他提供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希望能让他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他表示,李沛伦是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只要在开学之前做出最后决定即可,不必现在急于下结论,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兴趣和长处相结合。
高中班主任:
理解他的困惑
选专业最重要的是“随心”
得知李沛伦的困惑,他的班主任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老师郭健康也表示理解。他认为,在缺乏职业规划教育的情况下,学生选专业最重要的是“随心”,学生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真心喜欢一样东西,即使能力欠缺一点,也可以克服困难把它学好。(记者:蓝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