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7年高考560分 双耳失聪担心被拒录
坚强的小伙:今年18岁的石城川双耳失聪,他坚持在普通学校读书,今年高考(微博)成绩超出四川省理科本科一批次分数线41分 纠结的小伙:分数虽然考得比较理想,但他在填报志愿时很纠结,哪些学校哪些专业不能填
坚强的小伙:今年18岁的石城川双耳失聪,他坚持在普通学校读书,今年高考(微博)成绩超出四川省理科本科一批次分数线41分
纠结的小伙:分数虽然考得比较理想,但他在填报志愿时很纠结,哪些学校哪些专业不能填报要考虑,并担心自己被拒录
乐山市犍为县马庙乡的石城川在11岁时突患脑膜炎,从此双耳完全失聪。倔强的他坚持就读普通学校,和正常的孩子们一起上课,通过看老师口型、板书、复习笔记,坚持“看”课7年。今年18岁的他在高考中考出560分的高分,超出四川省理科本科一批次分数线41分。双耳失聪,哪些专业不能填报呢?这几天,他陷入了纠结,担心自己被高校拒录。他的感人故事引起关注,有网友称赞他是“坚强的小伙子”!
突患脑膜炎 11岁孩子双耳失聪
昨日上午,石城川和父亲石通和一起再次来到犍为一中,向老师咨询填报志愿的情况。身着天蓝色T恤,黑色裤子,戴着一副眼镜,背着一个书包……个头不高的石城川看上去非常斯文。如果不是听他父亲介绍,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双耳失聪的学生。
“石城川的两个耳朵都聋了,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但他还能够说话,只是表达能力稍微差一些。”对于儿子当初患病的情况,石通和记得很清楚。2004年春节后,在马庙乡大石包小学读5年级的石城川刚开学上课一周,一天晚上12点过,他突然发高烧,随后完全陷入昏迷状态。
次日一大早,石通和夫妇把11岁的儿子送到附近的嘉阳医院,医生说可能患上了脑膜炎,但当时医疗条件不够,石通和又将儿子转院到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医生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在经过3天4夜的昏迷之后,石城川终于醒来,刚开始还能听到一点声音,但几天之后他就完全听不到声音了。
抱着一丝希望,石通和又带着儿子来到华西医院。“当时,医生说要安装助听器或者人工耳朵。”石通和说,前期的治疗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安装助听器或者人工耳朵需要一大笔费用,这个农民家庭实在难以承受。
不愿读“特校”坚持读普通学校
从医院回到家中,原本开朗乐观的石城川也发生了变化,突然一下进入了无声世界,他不知道未来的生活该怎样面对。然而,过了没多长时间,倔强的石城川就坚持要回学校读书。“他听不到,本来想让他去读特殊教育学校,但他不愿意,就又回到了大石包小学。”在父亲的记忆里,虽然那学期耽误了不少课程,但石城川在期末考试中居然考了班级第一名。小学毕业后,石城川在马庙中学读了一年后,又转学到石溪中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犍为一中。
由于石城川听不到声音,工作人员只能在本子上写下问题问他,“这么多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吗?”石城川努力回想了一下,笑着说,“好像也没遇到啥子特殊的困难,只是刚上初中时,学英语发音有些困难,但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
在课堂上,石城川两耳都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他又是怎么学习的呢?石城川说,首先是看老师的板书,并结合老师的口型来理解讲课的内容,二是通过看书、记笔记、整理笔记来消化老师讲的知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同学交流。
高考考560分 与自己估分差不多
犍为一中2011级8班班主任王启华老师介绍,为了照顾石城川,他的位置一直安排在前三排,方便他看黑板。考虑到石城川的特殊情况,老师的板书也尽量详细一些。他的学习计划性很强,会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6:30起床早自习,中午午休也腾出半个小时学习,晚上一吃完晚饭就回到教室自习,而且能够持之以恒,虽然他的耳朵完全听不见,但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精神面貌,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石城川则十分爱好看书和运动。“他最爱做俯卧撑,还喜欢打乒乓球,在班上也乐于助人,人缘特别好。”在班长杨光吉的眼里,石城川就是一个很青春、很阳光、为人处事严谨的小伙子,“完全不像是一个双耳失聪的残疾人!”(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