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热议高校招生口水战:高校招人须先做人

时间:2011-08-08 13:37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新闻回顾  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声明,指责某高校招生人员冒充复旦老师抢夺生源。7月2日,上海交大回应说,这是有高校在捏造事实。7月4日,复旦大学招生网站和上海交大招生办微博上的相关声明均已撤下。

  新闻回顾

  7月1日,复旦大学招生办发表声明,指责某高校招生人员冒充复旦老师抢夺生源。7月2日,上海交大回应说,这是有高校在捏造事实。7月4日,复旦大学招生网站和上海交大招生办微博上的相关声明均已撤下。

  有网友称,复旦与上海交大的招生口水战就此打住实在是个“悲剧”。

  这一招生“罗生门”事件以双方各自撤下声明而迅速收场,但事件背后招生或明或暗的规则依然不断浮出水面。公众这才发觉,阳光之下,类似于挖墙脚、抹黑乃至诋毁等见不得光的行径,在招生“暗战”中大行其道。

  招到人尤其是招到好生源,无疑对高校形象、声誉、发展有着极大利好。此次口水战两高校撕破脸皮,斯文扫地,可见高校求才之切、得贤之意。然而,在高校招人的过程中,一方面,高校要对学子的成绩、素质进行考核;另一方面,社会和学子也要对高校道德、信誉进行评判。只不过,前者“考”在明处,标准在于数字;后者“考”在暗处,标准在于人心。因此,高校招人时的所言所行,不可不慎。

  十年寒窗苦读,若能考取心仪的高校,显然是对学子勤学的最大安慰。可是部分高校片面地考虑招人质量,甚至不惜在招人时,利用学子对报考情况的不了解、不熟悉,伪装身份进而诱导学子更改志愿。此种做法,不仅会令学子蒙受损失,还会让高校的形象、声誉饱受争议。须知,招不到此人,尚可招他人。倘若由此而“丢人”,负面效益不可估量。孰轻,孰重?

  强扭的瓜不甜。谈情说爱讲究你情我愿,学子填报志愿亦是如此,其中夹杂着个人喜好、价值判断等诸多因素。一旦当学子发现自己是在一个错误信息的引导下,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填报了一所错误的学校,则情绪的波动在所难免。若因此产生逆反心理,或怠于学习,或迁怒母校,无论是对学子的成长,还是高校的形象,都不是一件好事。

  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自身不正,又如何正人?所以,高校要招人,须先做人,做好人。用正直的形象,过硬的素质,真诚的沟通去赢得学子青睐,这比任何其他方法都要立竿见影。招到人固然重要,但高校不要忘记肩上的社会责任,切不可为一时之利而失信。因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子、对社会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期待着高校与学子都能在各自的考场上,取得令自己引以为傲的成绩。(记者:凌波)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