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招办提醒家长谨防高考招生幌子的骗术
近段时间,有人打着招生的幌子行骗,省招办提醒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省招办工作人员15日介绍,近期,省招办招生录取监督监察组接到一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称他接到一个用手机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娃娃
近段时间,有人打着招生的幌子行骗,省招办提醒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省招办工作人员15日介绍,近期,省招办招生录取监督监察组接到一名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称他接到一个用手机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娃娃已滑档,让他去省招办一趟,说低分也可以上好大学等等。这名警惕性较高的家长马上把该情况反映到省招办。省招办招生录取监督监察组非常重视,按这名家长提供的电话号码明察暗访,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同时,省招办也向各地和省属各高校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就招考“阳光工程”的实施,严格录取管理,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加强考生信息管理,确保录取安全及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惩处各类招生违规行为等方面再安排再部署。
省招办工作人员提醒家长,录取期间调整招生计划必须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及其显示确认的计划调整结果执行。未经教育部校准计划录取的学生,以及未经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省招办也将加强宣传,同时加大查处力度。
省招办工作人员还整理了骗子行骗的惯用伎俩,同时,提醒生源学校和普通高中,不要把考生的信息泄露给不明底细的人。
【当心 ! 招生骗子惯用八大伎俩】
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
防范提醒: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自学考试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通过混淆教育形式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伎俩二:冒充高校人员行骗
骗子自称是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伎俩三:声称“低分高录”哄骗
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被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只够专科分数线的被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防范提醒:招办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伎俩四:谎称有“内部指标”“小计划”诱骗
这是招生骗子惯用的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自称是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假通知书,或者干脆携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招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任何个人说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伎俩五: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
一些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