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高考学生多元化选择鼓与呼
今日关键词 高考(微博)招生 让我们每一所大学都以自己鲜明、实在和大气的胸怀真诚拥抱多元化选择的每一位学子。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也可能漫长,但它开出的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花,结出的也一定是拔尖创
今日关键词
高考(微博)招生
让我们每一所大学都以自己鲜明、实在和大气的胸怀真诚拥抱多元化选择的每一位学子。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也可能漫长,但它开出的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花,结出的也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果。
□王旭明
2011年高考招生刚刚开始,就不断有新闻传来。有的说某地区高考成绩前几名者放弃选择北大、清华而去就读香港大学;有的高校为抢生源不择手段还互相拆台掐架。我猜想,随着招生录取的开始,今后还会有诸如高校录取生不报到,转到境外学校就读的事儿,还会有我们现在很难预测的甚至也想不到的考生种种新选择或别样选择的事儿发生。
无论考生做怎样的选择,我都愿在这里再一次为考生们就自身成长、成才而做出的多元化选择叫好并鼓与呼。我愿再次重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话:“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前夕发生的这几件事,的确给我国高校提出了一个严峻、紧迫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快改革,特别是按照《纲要》所说,实现“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目标。这绝不是空话,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这样评价大学的“谁比谁重要”——人心比人才重要、领导比群众重要、自由比纪律重要、特色比排名重要、教育家比科学家重要、发展空间比工作空间重要,说得很中肯,而我们有多少所大学真正做到了这些呢?
距离《纲要》提出的目标,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现在看,任务艰巨又困难多多、阻力重重啊!不说别的,单说有特色吧!真正做到这三个字的大学,我看就不多。如果我们的每所大学都能够特色鲜明、各领风骚,我就不信吸引不到一流考生,我就不信高校之间还互相掐架。老百姓有句话叫“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还有一句话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高校现在需要反躬自问的是:大学,你是梧桐树吗?你有青山吗?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与教育相关的事件,使我觉得与《纲要》相距甚远。这不要紧,毕竟是实施第一年,但我期待,明年或后年,再有不参加高考而选择其他成才方式的学生,我们能给予更多的温暖、关怀和支持;再有高考成绩优异却选择到境外就读的学生,高校不惊讶,也不叹息;再有考生在不同名校之间犹豫不定时,我们的高校真诚而热情地告诉他我这所大学的特色,以及是否适合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和选择就是我这所大学最大的满意。再不要、也不该再出现“抢生源”、“争状元”、“掐尖儿”的事儿了,甚至这些词汇,都尽快地消失才好。你听说过,哈佛、耶鲁、牛津大学抢生源吗?你听说过麻省理工、法国高师和早稻田大学“掐尖儿”吗?
一所具有现代意识并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大学是不愁也不怕没有人才进来的。让我们每一所大学都以自己鲜明、实在和大气的胸怀真诚拥抱多元化选择的每一位学子。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也可能漫长,但它开出的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花,结出的也一定是拔尖创新型人才之果。
(作者系教育部原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