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复旦与上海交大明战生源始末(2)

时间:2011-07-04 17:0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潇湘晨报: 复旦指责一些学校采取非正常手段抢生源?你有没有具体的证据? 冯玮: 对这个问题,学校有规定,我们不轻易表态。但我可以跟你说,复旦是一所人文底蕴很深的学校,没有充足的证据,肯定不会随便发言。复

  潇湘晨报:复旦指责一些学校采取非正常手段抢生源?你有没有具体的证据?

  冯玮:对这个问题,学校有规定,我们不轻易表态。但我可以跟你说,复旦是一所人文底蕴很深的学校,没有充足的证据,肯定不会随便发言。复旦没有直接点名,复旦这么做是警示。更重要是为保护考生的利益,当时招办就立即向各地招生组发出通知,提醒招生组注意这种情况。

  潇湘晨报:对于复旦和上海交大,你能否重新表述一下两所学校的优势劣势?你觉得自己的表述是否有对其他学校的贬低之处?

  冯玮:很明显,复旦是一所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也有工科,但不重点发展工科。复旦坚持办学理念,不面面俱到,而是把强的做强。而上海交大是一所工科性的 大学,强项是工科,这就是两所学校的本质区别。复旦和上海交大本来是不挤在一个跑道上的,但是现在交大要极力宣传自己的文科,将自己打扮成一所综合性大学。

  我没有贬低别的学校的意思。我的观点是选择志愿,首先选择地域。其次是选择学校,不同学校,虽然都宣称是综合性大学,但是性质 是不同的,北大和复旦相似,都是以文理综合见长,工科都不怎么样。清华和交大工科强,但人文科学肯定是和前两所大学没有可比性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第三 个是选择专业,看一个学校招生宣传,不要看他着重宣传什么,而是特别要注意他不宣传什么,王婆还知道卖瓜呢。我提出制造业在大城市难以立足,我只是反复强 调专业是不重要的。

  潇湘晨报:那么,您认为昨日一家媒体对您的报道有歪曲,为了澄清这一段发言,您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怎样的?和媒体报道的内容,主要不同是什么?

  冯玮:确实扭曲了我说的话。其实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工科类学校,本来是工程师的摇篮,却要去工科化。从制造业本身来说,核心竞争是成本竞争, 但是在大城市土地、人力成本过高,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产业化的布局出现了调整,制造业都在向二线城市转移,因此人力和土地成本高昂的制造业,在诸如上 海这样的大城市,很难立足。

  制造业在城市难以立足与学制造业的学生在城市很难立足是两个概念,比如说我学造船的,不可能在南京路造船,这是一个概念,这不可能在城市立足,但是学造船的学生不是不能在城市立足,现在专业等于就业的观念早已过时。现在毕业的学生,有几个是专业对口的?

  潇湘晨报:复旦对招生老师有没有一个考核任务?如果完成有没有什么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

  冯玮:没有,很多人都怀疑我们这么努力图的是什么,坦率的说,什么都不图。2008年的时候,还没有补贴,2009年补贴100块,2010年补贴300 块,但这对我们来说不值得计较。首先,复旦两个字足以把所有复旦人聚集起来,其次是主观因素,是对复旦的一种认同,对母校的一种荣誉,是复旦精神。

  潇湘晨报:有人认为,学校之间采取非正常的招生手段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竞劣竞争,那么你怎么评价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存在的原因?

  冯玮: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学校应该办出特色,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比如,美国也好,日本也好,不同的学校都有他们的强势和弱点,不可能一个学校是天底下最 牛的。我们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最重要的就是都想自己办成综合性大学。都挤在一条跑道上走。比方说像企业经营就需要错位经营,我们办学也应错位办学。就是 大家不要挤在同一条跑道。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会去把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去比啊?

  潇湘晨报:为了避免这种非正常的竞争状态,您认为在政府层面、或者高校层面需要采取哪些对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