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部分高校倒闭未必是坏事 学校应该优胜劣汰

时间:2011-05-05 15:2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据《人民日报》昨日报道,一直高高在上的高校,如今也感到了生存威胁。近日,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全国高考生源从2008年最高峰1050万人起,开始全面下降,近两年累

  据《人民日报》昨日报道,一直高高在上的高校,如今也感到了生存威胁。近日,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全国高考生源从2008年最高峰1050万人起,开始全面下降,近两年累计下降200万,并呈现加速趋势,这一态势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 后。这意味着,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

  报告认为,在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往明里说,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当初拍脑袋盲目扩建的决策者,肯定想不到高校也有倒闭那一天。

  与社会弥漫的忧虑不同,我倒认为,高校倒闭不是什么坏事。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说来实在是一个“怪胎”:一方面,面对学生时,以产业化之名大肆收取学费;另 一方面,面对自己时,大施行政化,把自己搞成一个个小衙门,不想下海游泳不愿参与竞争。这种单向的产业化,是改革不彻底的产物,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怪 胎”。

  其实不论产业化与否,教育也应该有竞争,所有学校都应该优胜劣汰。教育产业化对于学生来说,以加大收费为代价,换来的应该是教育 质量的提高;对于学校来说,以获取收益为根本,换来的应该是激烈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但让人遗憾的是,教育产业化至今,鲜有学校面临生死危机,哪怕 个别学校办得再差,教育质量再劣,依然苟延残喘。

  当然,我们不能说高校完全没有一点竞争压力。比如说,现在北大和清华“争头牌”还是挺 激烈的,但这种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对于那些无意世界一流、中国一流的高校来说,他们根本无心参与到竞争中来。竞争不在,动力不在,中国教育前进的推 力不在,中国教育还能有多大发展潜力?

  由是而论,中国教育特别是高校需要一场全面竞争,这种竞争应该如市场主体一样,是存在生死考验的 竞争,胜者存,败者退。这种竞争本应是高校的自发行动,鉴于高校内力不在,竞争就需外力推动。现在生源下降,竞争随之而来,这不以高校意志为转移。可以预 期,外力激发内力推动高校参与竞争、融入竞争,最终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普遍提升。

  由此看来,让部分高校倒闭,天塌不下来,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大好事。只是希望相关方面别迫不及待伸手相拉。这样或会让部分高校多吸几口气,但对于整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校来说,却少了一股生猛、新鲜之气。毛建国(浙江评论员)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