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棒喝: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该培训点啥?(2)

时间:2011-04-29 17:50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上海市教研员步根海也一次次提示,“对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有相当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独到见解,或者文章的结构、语言有特点,就要给高分。” 但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并不愿意鼓励学生创新,生怕创新会冒险。有人直言高

  上海市教研员步根海也一次次提示,“对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有相当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独到见解,或者文章的结构、语言有特点,就要给高分。”

  但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并不愿意鼓励学生创新,生怕创新会冒险。有人直言高考作文之类的应试文字不能讲个性,“否则对按规矩写作的学生不公平”。甚至有老师评阅作文时自己有预设观点,一看学生的思路不一样就否定,对观点有锋芒的文章更不肯给高分。

  步根海说了个例子。有一年一所学校出了个作文题《青藤和小草》,材料里这样写:青藤长得很高,小草长得很矮,青藤嘲笑小草,小草却说,你是攀附在别人身上才爬得这么高,而我是自己在迎风搏击中长大的。有篇学生作文独辟蹊径,开头就写“我要赞美青藤的精神”,此后论述青藤善假以物,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更上一层楼。对此老师们争论很激烈,有人认为“非常有新意应该给高分”,也有人说“他没读懂材料的基本意思”……最终评分不高,因为多数老师坚持“必须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表达新意”。

  转折?

  “看了这么多年的高考作文,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平庸之作。”步根海抱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分管高考语文阅卷的一位老师也感叹:“学生的思想被框死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高考作文太少。”

  步根海仔细读了这次用于“阅卷培训”的400多篇作文,发现多数是模式化的,僵硬。套路,自然是老师平时教的。

  为了帮学生在高考中平安过关,很多老师都在琢磨阅卷标准,设计保险的写作套路,然后教学生套用;有的老师发明了议论文“七段论”,把第一段到第七段要表达的要点都给学生预设好;有的老师还给学生提供论证材料,比如张艺谋怎么坚持梦想成为名导,腾格尔如何成为优秀歌手;也有的教“小窍门”:作文材料里的关键词,写的时候要有意重复几次,表明你在“扣题”。

  高考阅卷的标准,无疑对平时教学有示范意义。周宏说,高考作文阅卷不应该埋没好学生,要鼓励两种人:一是中规中矩写而写得很好的考生,一种是有才气的考生。这样,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抱着“应试”目标的老师,才可能对有才气的学生网开一面,不硬性把所有学生的作文都限定在一个模子里。周宏告诉记者,赶在今年高考前组织培训阅卷老师,一是为了“统一打分标准”,二是为了告诉老师们,不要“墨守成规”,有的学生思路独特,你没想到,这时就要容纳他、接受他,鼓励学生把思想放开——这其实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

  “也不能用显微镜看作文。”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语文老师对学生作文太严苛,故意压分,本意可能是不让学生“骄傲轻敌”,但这会影响孩子写作的积极性。

  高考是指挥棒。记者想,要是高考作文阅卷的标准真的能这么改进,那中小学作文教学或许会迎来“转折”,至少会多一些活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