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胡嘉仲:志做中国的牛顿(图)

时间:2011-03-23 14:13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胡嘉仲:志做中国的牛顿   胡嘉仲,2007年自上海保送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3年学业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大一时就已经开始跳级选课,三年内提前完成了培养方案所有的专业课程。从大二开始选修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和学位课

胡嘉仲:志做中国的牛顿

  胡嘉仲,2007年自上海保送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3年学业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大一时就已经开始跳级选课,三年内提前完成了培养方案所有的专业课程。从大二开始选修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和学位课。大一下学期加入物理系王向斌教授的量子信息研究组,已经发表SCI论文3篇。2010年入选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术之星”计划。获得“微软小学者”称号。2009年秋季学期,申请成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退相干和量子纠缠》,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立项人。大学期间,胡嘉仲曾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专业组一等奖,曾受邀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的访问学者。获得了清华学生跳水比赛初级裁判员资格和跳水比赛执法权。任清华大学学生跳水协会副会长、物理系团委副书记等职。  大学三年来,胡嘉仲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低年级的他就提前完成了各门高年级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作为数理基础科学班的学生,他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目前已有3篇论文发表在欧美的物理学权威杂志上,其科研水平已经达到物理系博士生毕业标准。

  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物理情结:从兴趣到职业选择

  “中国不缺拿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的选手,缺的是真正具有创新研究精神的物理人才,”胡嘉仲一直把这句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他立志要投身基础物理研究——这个很多人看来有点儿枯燥有点儿累的行业正是他的兴趣所在。

  因为父母都是工程师,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胡嘉仲从小就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里,他开始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在物理学的世界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从小对物理学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理科基础使他在中学物理竞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并在高中的时候就发明了手摇充电器。

  尚在读高二时,胡嘉仲就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推荐表,这意味着他已提前被清华认定为“2007年保送生”。他说:“我梦想做中国的牛顿,为中国的基础物理事业做出贡献”。

  进入大学后,胡嘉仲发现自己对物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物理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他已然把物理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在谈及他的人生规划时,他说:“我会把研究物理作为我的一份终生职业,毕业后出国深造,读完博士学位后做一个物理学教授,继续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教学。”

  从兴趣到未来的职业选择,十余年来孜孜不倦对物理潜心钻研的他已立志把将来数十载的光阴献给物理。

  学习习惯:“工作尽快做”

  面对数理基科班繁重的学习任务,胡嘉仲坚持主动学习,并促使自己提高效率,同时他也养成了一个使他受益匪浅的习惯——工作尽快做。5个简单的字,其中蕴含的学习工作素养却让胡嘉仲能够一枝独秀,在学习科研上取得不凡的成绩。

  对于“工作尽快做”这5个字,胡嘉仲是这么理解的: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工作、新的学习任务,哪怕是最简单的课程作业,如果日积月累,最后也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肩头。所以第一天的任务他决不会留到第二天,并时常会在截止日期前几个月就完成任务。

  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胡嘉仲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日复一日的坚持,他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他说:“正是依靠着这份习惯,在我的大学学习生活走上正轨后,很多事都变得轻松很多。”

  对于学习,胡嘉仲也总结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方法。他认为,大学学习关键是熟悉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数理方面的概念和定理,要通过自己尝试证明定理来深入透彻地认识,不要浅尝辄止。同时应该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在目标没有完成的时候进行自我反省寻找原因。

  胡嘉仲坦言,大学的学习完全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学需要的是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