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42岁“考神”4次参加高考 最终榜上有名(图)

时间:2011-02-18 13:3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展示吉大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侯远东珍藏着自己历次高考的准考证  他6年4次参加高考都落榜却不气馁,第5次终于榜上有名  他 自考读本科,工作后考上研究生,考过公务员,进京考入新华社和央视他  他 今年将再次走

展示吉大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侯远东珍藏着自己历次高考的准考证

  他6年4次参加高考都落榜却不气馁,第5次终于榜上有名

  他 自考读本科,工作后考上研究生,考过公务员,进京考入新华社和央视他

  他 今年将再次走进考场,参加吉林大学博士生考试

  ■实习记者 杨兴/报道 张景泽/摄

  本报讯 昨日,梅河口市的侯远东拿到了2011年吉林大学博士生考试的准考证,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从1987年开始,先后参加了5次高考,并在1993年考入了通化财经学校,在2008年又接到了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今年3月19日他将再次走入吉林大学的博士生考试的考场。在他看来,这么多年是“不要脸”精神一直支持着他前行,他也希望通过自身经历,给迷茫中的学子点亮一盏明灯。(点击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博)

  连番受挫两次高考梦碎暂别校园

  侯远东今年42岁,一副近视眼镜架在他挺拔的鼻梁上,感觉很斯文。1987年夏天,18岁的侯远东第一次参加高考,“当时的升学率相当低,文科只有7%,理科只有10%,能考上中专就不错了。”侯远东提起往事有些激动,但是成绩下来后,由于偏科,他的第一次高考梦破碎了。

  一年后,他再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当年整个班级就考中一个。”侯远东说,第二次落榜后,他不再认为读书就是成材的唯一出路,“当时就想,干什么还不吃口饭。”于是他不打算再复读了,暂别校园。侯远东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有的去当兵,有的进了工厂,他的心像长了草一样寝食难安。转眼间已经是1989年,那一年侯远东的父母同时下岗,从此生活变得拮据,为了赚钱,他毅然决定去蹲市场,在此期间他白天走街串巷卖冰棍、果蔬,晚上则挑灯夜读。

  越挫越勇两次落榜不放弃终圆梦

  那时的侯远东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当一名记者,于是“奋笔疾书”,边打工边学习,很多作品被一些报纸所采用,“豆腐块”、“萝卜条”渐渐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的流言飞语,“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我不务正业,没有正式工作,都瞧不起我。”侯远东说,为了给爸妈争口气,时隔两年后,1991年他再次走进校园,可当年高考他还是名落孙山。

  经过社会的洗礼,再次步入校园的他选择了与外界隔离的方式来复习,学校和家,他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1992年他又落榜了。1993年,在继续复习与不再复习的挣扎中,他再次毅然走进校园,准备第五次高考,为了成功,他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9月4日,侯远东终于接到了通化市财经学校的入学通知书,终于“中举”了。

  成功心得不惧非议不回头终成功

  在侯远东的求学路上,他的父母无疑给了他很大支持与鼓励,虽然家境不好,但父母对儿子高考还是充满信心。“在我爸妈看来,他们把全部希望都押在我一个人身上了。”侯远东说,他家5口人,他还有一弟一妹。1989年,在侯远东最为艰难的时期,父母双双下岗,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去蹲市场,母亲工资也相当微薄。由于自己屡次失败,身边的一些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在这样的条件下,侯远东仍没有放弃梦想,回首过去他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与父母的支持不同的是,侯远东的爷爷在孙子两次高考不中后,甚至对侯远东的父亲放出狠话,如果侯远东能考上,他就不再姓侯。为此年轻的侯远东愧疚不已,甚至把爷爷说的话写在了墙上来激励自己。

  人生信条“不要脸”精神成前进动力

  1995年侯远东从通化财经毕业,被分配到梅河口市水利局。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在2005年才接到通知,到单位上班。10年,从分配到工作整整10年,没有工作的侯远东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选择了再次起航。在此期间,他先后通过成人自考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