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政策 > 报考政策 > 文章正文

首届免费师范生步入毕业季 部分政策限制引争议(2)

时间:2011-02-15 14:19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希望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规定和去留安排制定得更为详细一些。”“有的省份政策很快就出来了,有的省份迟迟不出政策。有的省份组织学校在6所师范院校招聘,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的求职;但很多省都没

  “希望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规定和去留安排制定得更为详细一些。”“有的省份政策很快就出来了,有的省份迟迟不出政策。有的省份组织学校在6所师范院校招聘,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的求职;但很多省都没有这样的专场招聘会,对于在外地求学的免费生来说很不方便。”“虽然国家重视,但政策操作起来不好把握,比如关于如何跨省就业,就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部分免费师范生遭遇了“身份的尴尬”:“免费师范生的宣传力度不大,很多中小城市教育局或学校都不知道免费师范生是什么情况,不敢接收,有的认为是二级学院或者自考,这让我们很无奈。”

  一部分学生之所以有违约的想法,“做老师收入太低”成为首要原因(55.7%)。其次,“想从事其他行业”(32.8%)、“不太愿意去农村”(26.2%)、“就业面太窄”(23.0%)和“承诺的从教年限过长”(21.3%)等也成为违约主要“推手”。

  此外,一些受调查者认为一些规定成了他们竞争中的“软肋”。比如,政策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但作为用人单位,如果招一个免费师范生,还需要去支教两年,“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还不如直接招个研究生”。免费师范生的某些“特殊属性”让67.1%的受调查者认为“个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部分政策限制有争议

  “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争议最大

  “提高工资水平”成最有效激励手段

  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对于部分政策限制的认同度较低。“在规定期限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的规定争议最大,赞同度仅为2.6分(7分为“极为赞同”,1分为“极不赞同”,4分为“中立”)。对于免费师范生只能“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规定,有人认为“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反而不利于教师教学的多样化”。

  此外,“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的赞同度为3.3分;“到城镇学校工作应须到农村任教2年”的规定赞同度为3.8分;对“未按协议从事教育工作,要退还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的赞同度最高,但也仅是4.7分,刚过“中立线”。

  在调查中发现,10年的最低从教年限令受调查者颇感压力:政策规定赞同度为4.2分,过半数(54.8%)的受调查者认为合理的工作年限应为“4—6年”,认为应在“10年以内”的占96.0%。

  在被问及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时,“提高工资水平”以72.4%的选择率遥遥领先于其他选项。“3000元”和“2000元”成为最能接受的起薪水平,分别占57.8%和36.1%。一些专家也表示,农村学校之所以缺乏优秀教师,主要在于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教师收入少、待遇差。但是,单凭免费师范生的经济条件劣势,就让他们失去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即使到了农村也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只有彻底解决农村教师收入低,教学条件差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吸引免费师范生在农村教师岗位上安心地工作。

  (本报记者张志峰刘志强董洪亮王乐文姜泓冰刘文波杨旭)

  直面困惑,正视责任

  首批、首届,往往意味着先行者、探路者,既承担着责任与光荣,也面临着可能的风险与困惑。年轻学子经过四年学习生活,面临现实与理想的考量,心态难免复杂与纠结。这既包括政策层面可能存在讨论完善的空间,比如最低年限、跨省就业等,也包括政策落实层面,比如如何在行政指令与市场选择中获取一种最佳平衡。这些都需要正视和理解。

  然而,无论如何,既然选择了这份责任,诚实守信都是必须的:学生调整心态,履行承诺,教育部门狠抓落实,配套服务,社会多给关怀与帮助。如此,学生方能少点纠结,政策也才能真给力,而教育才可更顺畅,让先行者的这一小步,跨出中国教育的一大步!洛父(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