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收获高水平成果(2)
坚持把出高素质人才高水平成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 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学校党委始终聚焦主题主线,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学
坚持把出高素质人才高水平成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
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学校党委始终聚焦主题主线,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学校建设各领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成果涌现。
着力加快转变办学能力生成模式。把握学校在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战略任务中的特殊使命,按照体系建设的思想和要求,大力 建设以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科研体系、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现代化办学体系、以学部制为载体的学科建设责任体系、以 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以安全发展为要求的科学管理体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以军民融合为途径的科研 成果转化体系、以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为责任的服务体系、以社会化保障为方式的现代后勤体系,推动学校建设始终在高起点高层次上科学发展。学校现有 6个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五名。工程学在国际权威的基本科学指标排名中进入世界前1%;17个团队入选国家级创新和教学团队;1人获“何梁 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深刻把握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 式对人才信息化素养、军事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每3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召开一次合训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加强人才培 养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组训方式改革,建设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和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完善创新人才选拔、培育、激励和交流机制。开办“钱学 森创新拓展班”,实施优秀研究生强化培养计划、博士生跨学科联合培养计划、“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和本科学员全程导师制。每年选派80余名优秀学员赴国外攻 读学位或联合培养。高质量本科教育、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10年来,学校培养学员近4万 人。学员在国内外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励31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7项,2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6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 秀博士学位论文;举办高科技培训班200余期,培训领导干部11000余人;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着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贴国家和军队战略需求,深入研究学校开展自主创新的特点规律,制定关于大力加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立足前沿、自 主创新、加强基础、重点突破、科学发展、强军兴国”的科技创新方针。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优化科研布局,凝炼科研方向,打造一流创新团队,走军民融合式 发展道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统筹推进重大科技专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战略高技术前沿探索,突破掌握了一批攸关国家安全发展、军 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为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十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6项,国家技 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获军队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96项,取得了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统筹兼顾,内涵发展
坚持把解决学校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党委自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事关学校建设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坚持走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学校建设协调发展,办学效益整体提升。
正确处理服务军队建设与谋求学校发展的关系。服从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贡献求发展,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学校党委坚持把履行使命任务作为推动 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站在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科学筹划,使学校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发展 相协调、相一致。坚持把服务军队建设需求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牵引,主动适应我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对学校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和完善新型现代教学科研体系,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坚持把我军特色与世界一流有机统一作 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弘扬我军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在实现世界一流、时代要求、我军特色、科大风格有机统一中推动学校建设发展。(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