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甘肃文科状元郑苇如:学文科重在融会贯通

时间:2012-06-24 17:0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高考(微博)分数:637分  毕业学校:兰州一中  理想学校:待定  高考感言:文科学习,整体思路清晰最为重要  商报讯 (首席记者 丁炜娜 记者 马莉 张云) 637分,2012年甘肃省的文科状元就是她,兰州一中的郑苇

高考(微博)分数:637分

  毕业学校:兰州一中

  理想学校:待定

  高考感言:文科学习,整体思路清晰最为重要

  商报讯 (首席记者 丁炜娜 记者 马莉 张云) 637分,2012年甘肃省的文科状元就是她,兰州一中的郑苇如。文静甚至有些腼腆,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18岁的郑苇如有些不适应,全省并列第一的成绩足以让她年轻的人生有一个骄傲的标点。“从没想过自己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谦虚的郑苇如这样总结了自己面对状元头衔的心情。

  说起喜欢的大学,郑苇如笑着说,“现在国内的大学风景都很好,还真不知道选哪所呢。但是我希望自己能上金融类专业,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这方面。”谈及平时的爱好,郑苇如喜欢游泳、打排球等。郑苇如说,平时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集体活动,运动会、联欢会等一样都不会落下,而且这些业余爱好,从末影响到学习。

  郑苇如

  文静内秀的女孩

  是个古典诗词控

  郑苇如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好,但是三年前的中考(微博)并不成功。“可以说失利吧,我应该能考得更好。”郑苇如说。

  自从进入兰州一中后,郑苇如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学习天分,综合成绩排名靠前,一直稳居全年级前两名的位置,各科成绩均很优秀。“我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学,这也是我选择学习文科的原因,我觉得对于文科生,死记硬背是不管用的,必须要理解了以后将思路贯通,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将知识点串到一起。背和记只是学习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郑苇如说。郑苇如学习心得的第二点就是要有要及时积极地与老师沟通。“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把问题解决掉,绝不会让疑问过夜。这样一个一个消化问题,整体思路才能清晰。”

  考试失利,对很多学生可能更多的是教训。但对于郑苇如,记者可以感受到,中考的不如意促成了郑苇如高考时的绝地反击。“我从每一场考试中总结了更多的经验。”郑苇如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郑苇如的名字来自苏轼的《赤壁赋》。爷爷起名时也许寄托着对孙女最大的心愿——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这个文静内秀的女孩如同中国古典诗词一般,慧心青眼、雅态芳思。今年高考,郑苇如的语文单科成绩121分。这样的好成绩来源于郑苇如平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于古典诗词独到的理解。喜欢阅读的郑苇如不太喜欢读很多同学都爱读的漫画类书籍,喜欢苏轼、喜欢古典文学的她对于写文章很感兴趣。郑苇如曾是兰州一中文学社的主编,多篇文章都发表于校刊之上。

  当记者问及郑苇如是属于聪明型还是勤奋型的学生,这位谦和的姑娘笑了笑说,“我既不聪明也不勤奋,只能说都有一点点吧。”

  班主任眼中的她:

  沉稳安静 低调自信

  在班主任老师张燕眼中,郑苇如是个沉稳、安静又很有思想的学生。“她很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只要是对的她都会采纳;这并不代表她没有主见,是她认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张燕也是郑苇如的历史老师,谈起这个学生她完全不吝美言,而且满脸的骄傲。

  “她让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这孩子不仅写得一笔好字,文笔也十分优美。她本人就像她写出的文章一样,读来优雅生动,又不失铿锵。”张燕老师说,“这个孩子让很多老师感动的一点是,无论她在学习上出现任何问题,她一定会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绝对不会借口客观因素。”

  张燕老师告诉记者,郑苇如从入校以来成绩一直很稳定,三年来基本没掉出过前三名。可以说,她身上有一种不张扬的自信。而这次取得全省文科状元可谓众望所归,是意料之中的事。郑苇如文理科都很优秀,由于她偏爱诗词和文史,当年分班时选择了文科,在学习上一直是同学们的榜样。而且,她不是那种“死学习”的学生,喜欢各种体育运动,喜欢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寻找快乐。(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