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高考弃考是懦夫行为吗?(2)
沈明明:我觉得既然学了高中三年,就必须走完,除非没考上,你再想其他办法。 张闻骥(湖南女子学院教师):我有一个同学,他成绩很好,但是到高考的时候走了,后来听说到深圳去了,就是进一般的厂子里面做事,从基层
沈明明:我觉得既然学了高中三年,就必须走完,除非没考上,你再想其他办法。
张闻骥(湖南女子学院教师):我有一个同学,他成绩很好,但是到高考的时候走了,后来听说到深圳去了,就是进一般的厂子里面做事,从基层做起。现在他混不下去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搞一个文凭,我建议他参加成人高考,他听了我的建议,参加成人高考,他就是要一个文凭。当时他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所以没有参加高考,现在他反过来还是要参加高考,走了一个弯路,原来不放弃的话,说不定当时就考上了,我认为有高考机会一定不要放弃,多一个机会岂不是更好。
刘晓军(田家炳中学教师):我不认同放弃高考的做法。参加高考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总结。参加高考后,你可以选择上大学,也可以选择不上。我认为放弃高考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害怕检验。
刘杰雄(考德上教育培训讲师):我觉得放弃高考,可能就是放弃了一个人生的机会。目前从事各个方面工作,大学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只有读了大学,才能迈进工作的门槛。
崔启明:既然到了高三,学习了这么久,为什么不去考一下?我认为应该劝导那些放弃高考的学生。至于因家贫弃考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傅先洪:放弃高考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可能他们弃考的心理是怕去面对,其实我们通过高考走进了大学,会有一个新的境界,假如放弃读书走入社会,尽管也可以学习技能,但是学习的能力就没有经历过高考读大学的人这么强。
观点二:高考弃考,恰恰是勇者行为!
彭竹清(湖南金峰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我觉得放弃高考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两个字:进化。社会在进化,人的思想也在进化。有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以为拿到了文凭,就拿到了就业的通行证,很多学生都是为了一个文凭而在读书,这是一种遗憾。很多院校都会把这个观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老师动不动就找学生谈心,你一定要拿成绩和文凭,才对得起你的父母和家族。但是社会发展到了21世纪以后,有文凭的到处都是,一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出来工作都找不到。一张文凭不能代表什么,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才是关键。这说明我们今天步入了一个思想观念成熟的时代。
龙门二十品(网友):我认为主动弃考,非但不是懦夫行为,反而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勇敢的举动!现今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空间,很多领域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了,而唯有高考以及随之派生的应试教育制度却“一成不变”。高考有病不医,我就有抛弃你的自由,当然,这需要有勇气。就读南方科大的那些年轻人这样做了,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这样做!
张文珠:高考部分人弃考,他们的选择权还是应该尊重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有一些自己有特长和艺术天分的,或者是其他特殊能力的,他们去疯狂做题目应付高考有意义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谁有权利逼他们去参加高考?另外,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要经历过高考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陈黔怀(退休干部):主动放弃高考我能理解,因为现在国家不包分配了,你读十年书到头来还是没一点用。现在有本事一样的出去找事赚钱。
小夭: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睿智的、尊重孩子的家长(微博),教育孩子学会生活。放弃高考还是参加高考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教育孩子怎么生存生活,有这个思想,你不参加高考也可以,你可以自己选择。
杨光辉:谁不想有文化、有知识?放弃高考肯定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应该理解。他们一定是遇到很大的困难才放弃。我觉得社会应该多关心关注他们,消除他们的“临考恐惧症”。
谢浮名:一部分人放弃高考,原因在于他们还能够找到其他的途径。高考曾经是“独木桥”,只要有这个机会就不应该放弃。而现在除了高考以外,还有很多的渠道,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大的发展,包括留学(微博)。我一些同学朋友的子女,不少人高中都没读完,直接去留学了,他们没必要参加高考,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没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就放弃了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